国朝乾隆已前,凡新进士用馆职,例择年少者十数人学习国书。庶常馆课及次科散馆,皆以清书第甲乙。翁学士方纲散馆时,上以翻绎陶潜《桃花源记》命题。是日午刻,学士已脱稿,适闻驾出;上步自西阶,至其跪所,取卷阅之,问姓名至再。谕曰:“牙拉赛音。”汉语甚好也。次日,御定一等一名。……其受知遇实始此。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初笔》卷三
[述要] 清乾隆朝以前,凡新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按常例挑选十数名年少者学习满文书体,在庶常馆受业及期满散馆,皆考其满文书写,视所学高下排定等第。翁方纲(曾官内阁学士)入馆期满散馆时,高宗弘历命以满文翻译陶渊明《桃花源记》为试题。那天考试至中午时,翁已脱稿,适逢高宗驾出。高宗走到翁面前,取其试卷阅后,一再问其姓名,并当场说了句“牙拉赛音”,即汉语“甚好”。第二天,高宗即定翁为一等第一名。翁受到高宗赏识宠遇,实从那次考试开始。
[事主档案] 翁方纲(1733—1818) 清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官至内阁学士。精鉴赏,经他考证题跋的著名碑帖颇多。书学欧阳询、虞世南,谨守法度。并能隶书。与同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能诗文,论诗创肌理说。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苏米斋兰亭考》、《复初斋文集》、《复初斋诗集》、《石洲诗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