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丁亥中,诏征天下士人有一艺者,皆得诣京师就选。相国晋公林甫,以草野之士猥多,恐泄漏当时之机,议于朝廷曰:“举人多卑贱愚聩,不识礼度,恐有俚言,污浊圣听。”于是奏待制者,悉令尚书长官考试,御史中丞监之,试如常吏(如吏部试诗赋论策)。已而布衣之士无有第者,遂表贺人主,以为野无遗贤。 ○唐·元结《元次山文集》卷八《喻友》
[述要] 天宝六年,唐玄宗李隆基诏征天下有一艺之长的人,都到京师去参加考试。宰相李林甫(封晋国公)认为草野之士太多,恐怕泄漏朝廷的机密,在朝廷中说:“举人大多卑贱愚昧昏聩,不识礼仪制度,恐有俚俗之言,污浊圣听。”于是,李上奏玄宗: 参加考试的人,全部由尚书长官来考他们,御史中丞监督这次考试,吏部考诗赋论策。考试完毕,布衣之士没有入第的。李就上奏祝贺玄宗,认为民间没有遗留的贤能之士。
[事主档案] 李林甫(?—752) 唐大臣。宗室。开元二十二年(734)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旋封晋国公。在职十九年,权势甚盛,政事败坏。勾结宦官、嫔妃,争宠固权,以致安禄山等在外掌握重兵,形成安史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