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绘画、雕塑·印象主义(印象派)

西方文学·绘画、雕塑·印象主义(印象派)

19世纪中期后半,法国绘画发展史上的重要画派。这个画派是一群组织松散、才华横溢的画家,因作画风格中的共通性而集合在一起,以达到展览其作品的目的。他们并没有统一的计划,明确的原则,但这些画家却在不明的立场中,将相异的艺术观发展到了极点。他们是: 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图鲁兹—劳特累克、毕沙罗、希斯莱、巴吉尔等,“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锡瓦乐” (Charivari)杂志记者勒鲁瓦为《喧哗》周刊撰写文章,引用莫奈的一件作品《印象·日出》来称呼此团体为“印象派”而得名的,虽然这是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名称,但日后还是为这些画家们所接受。1873年,毕沙罗、莫奈、雷诺阿·塞尚和希斯里的作品,遭到沙龙的拒展,而促使他们采取不寻常途径,自己组织独立展。1874年4月,他们在摄影师纳达的工作室举行了第一次画展,他们自称为“无名气的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Société anonyme decartistes peintres,sculpteurs,graveurs ) 。此后,在 1876、1877、1879、1880、1881、1882和1886又举行了7次画展,除第1、第4、第8次以外,均使用了“印象派”一词,这些展览的作品并不局限于画派的成员,每一个成员也不是每一次都参加了展出,8次画展都参加的,仅毕沙罗一人。

他们这群人中,大概就马奈和德加二人曾经广泛地研究和学习过以往大师的作品,其他人大体上均是反对学院式绘画的。他们反对浪漫主义艺术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达艺术家激情的基本原则,普遍赞同写实主义的态度: 艺术家的情感状态是次要的,艺术的根本目的是以客观、科学、无我的精神去记录自然和人生的浮光片羽。他们排斥想象艺术,包括历史画,而倾心于对当代事物或真实经验的客观记录。印象派画家走出画室,到户外写生,以便进一步认识自然,并在光影即将改变时,完成作品。在他们的作品中,阴影不再是灰色或者黑色,他们认为既使是黑影中的自然,也不是由这些色调组成的,自然的色彩应是蓝、绿、白和黄色,其红色和橙更为醒目。他们的作品,多不使用轮廓线,对象的外形因而不明晰,故印象派的作品也就成为光影、气氛和直接反映色泽的作品了。

德加是印象派画家中,自如使用鲜明色彩的佼佼者,但是除了粉画以外,他几乎未受到印象派用色理论的影响,倾心于表现赛马、舞女、洗衣妇、女裁缝之列,对风景不感兴趣。而希斯莱、毕沙罗、莫奈所关心的题材,只是风景,从而使他们从事起光与色的实验。其中,在掌握瞬间印象上,可以说莫奈是个代表,他画了许多不同光线和气氛下的同一物体的作品,如《桑斯主教堂》。在这些画家中,唯有雷诺阿独行其事,在他的美女、孩童、令人迷恋的事物和景致中,表现他乐天的性格。

印象派画家的作品影响了其后的一大批人。1870年代,塞尚就和这批印象派画家有密切往来,并经历了他生涯中的“印象派时期”,尽管他的绘画观有别于印象派画家所持有的原则。修拉与印象派的看法相去甚远,倾心于物体的结构,但他本人并不认为他是对印象主义加以革命。高更广收印象派作品,并参加了第五次以后的印象派画展。梵高在1886年来到巴黎,初见印象派作品,就使他的风格有了革命性的改变。日后,多种表现主义和各种抽象画派虽都宣称: 非再现性艺术才是唯一的形而上的真理,因而印象派所秉持的科学性写实主义被这些后来发展出的美术理论所淹没,但欧洲艺术的各流派没有不自印象主义而出发的,所以,印象主义仍是现代艺术理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