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绘画、雕塑·偶发艺术

西方文学·绘画、雕塑·偶发艺术

各种艺术整体化的概念,更重要的是生活与艺术的整体化概念,是波普艺术革命的一个完整的方面,持这种态度的主要发言人是偶发艺术和环境艺术的创立者,阿伦·卡普罗。1959年他在纽约的“鲁本美术馆”举行的题名为《分为六部分的十八个偶发》,这就是偶发艺术的真正诞生。鲁本美术馆从1959到1960年,时间不算长,但它是纽约闹市区富有斗争精神的艺术派别的美术馆之一,尤其最重要的,它还是一个实验中心,1960年代许多第一流的年轻艺术家都是在此初露头角的。在鲁本美术馆参加展出的这些人中,除卡普罗以外,还有丹因、奥登堡、西格尔、法兰西斯、萨马拉斯。偶发艺术的渊源,可以说是来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达达宣言,更远的可以追溯到18世纪盛行的即兴喜剧。在1940年代作曲家卡吉实验了以音乐直接刺激观众的参与。1952年,于黑山学院,他进一步地“把不相关的事件同时呈现出来”,而称之为“事件艺术”(Events)。偶发也被认为是出自拼贴的原则,而发展成为动作的一种形式。1955、56年在日本,一批称为“具体群”(GutaiGroup)的年轻艺术家,由众多的物体所引起的行为冲突,做为他们的实验作品,这一种艺术经评论家的介绍,传到美国后,给予卡普罗很大的影响。卡普罗对偶发下过这样一个定义:“在超过一个时间和一个地点的情况下,去表演或理解一些事件的集合(assemblage)。它的物质环境是直接运用可以利用的、或者稍加改动就可以利用的东西来构成的; 就其各种活动而言,可以是有点创造性的,或者是平平常常的。一个偶发事件并不像舞台演出,可以在超级市场上出现,可以出现在公路上,可以出现在一堆破烂下,也可以出现在一个朋友的厨房里,或者是立即出现,或者是相继出现,如果是相继出现,时间可以拖长至1年多。偶发是按照计划表演的,但没有排练、没有观众,或者没有重复。它是一种艺术,而且似乎是更接近生活的艺术。”几年之中,偶发这一想法,这一名词本身已经成为美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了。偶发艺术最大的贡献,在于它扩大了艺术的感性,从环境到物体所感受到的声音、气味、时间的延续和动作等一切感觉,都为偶发艺术所容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