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电影语言的结构
结构主义语言学反对支离破碎的语言分析,而注重对语言结构、系统、功能的共时性研究,电影符号学家麦茨依据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音素和音位概念、音素的不同位置构成不同含义的概念作为理论前提,区分出八大组合段,试图以此涵盖电影的全部蒙太奇叙事结构。即非时序性组合段、顺时序组合段、平行组合段、括入组合段、描述组合段,叙事组合段、交替组合段、线性叙事组合段。
艾柯提出了电影影象的三层分节说,按照他的界定,单个视觉画面的第一分节是象形图象,第二分节是象形符号,第三分节是象形义素。而由连续画格组成的一个历时性段落的动态结构同样具有三种分节方式: 动态图象、动态形素和动素。艾柯还从“影象即符码”这一观念出发,制定了影象的十大符码: 感知符码、认识符码、传输符码、情调符码、形似符码 (包括图象、符号与义素)、图式符码体验与情感符码、修辞符码 (视觉修辞格、视觉修辞提示、视觉修辞证明)、风格符码、无意识符码。
彼得·沃伦采用美国哲学语义学家查尔斯·皮尔士的符号分类体系,把符号分为象形 (如照片、地图)、指示 (如指纹、印迹) 和象征 (复杂的隐喻) 三大类。他认为好莱坞影片可以归入象形符号体系,纪录影片可以归入指示符号体系,布努艾尔的《一条安达鲁狗》一类影片则属于象征符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