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利亚诗歌

哥利亚诗歌

指由一批历史上称作“哥利亚诗人”的学者吟游诗人始创的一种中世纪诗歌。这些学者吟游诗人活跃于12世纪和13世纪,在英国、法国、德国享有盛名。然而“哥利亚”这个名字的来源至今不明。有些说法认为,这个名字与“哥利亚”家族有关,因而大概有20篇诗稿的题名便使用了这个名称。可是,根据汉福德、罗兹德斯特凡斯卡娅、拉比等学者的研究,历史上并无所谓的“哥利亚”家族,也没有以“哥利亚”命名的会社。这个名称的来源可能是《圣经》中一个无法无天的巨人、来自迦特的歌利亚,也可能是拉丁文中“贪婪”(gula)一词的谐音。这两种可能性都导致同一个结论:“哥利亚”是一个贬义词。也许欧洲在传统上正是使用这个词来贬称那些吟游诗人,因为他们敢于攻击罗马教廷及教会所任命的修道院长们。

据海伦·魏德尔1927年出版的《吟游学者》一书,当时确有一些吟游学者,但他们并没有组织起来。他们似乎并不通晓古典和中世纪的拉丁诗歌,不熟悉用方言写作的雅、俗诗歌,甚至也不熟悉所谓“哥利亚”诗歌的写作技巧。一些哥利亚诗歌的真正作者的身分现已明确,他们是一些卓越的、知名的诗人,如诗坛魁首休·普赖默斯,以及夏蒂雍的瓦尔特等。

不论其来源如何,哥利亚诗歌是中世纪欧洲最富有生气的诗歌流派之一。哥利亚诗人虽然也写过一些宗教诗,但他们的典型作品却是:(1)针对教会与教皇的讽刺诗;(2)描写酒色等俗世乐事的亵渎教规的生活诗。其诗作的共同主题是贺拉斯的“及时行乐”。约瑟夫·安德鲁斯·斯美勒于1847年在德国出版了一部著名的拉丁抒情诗集,其中就收录了一部分哥利亚诗歌。1884年约翰·阿丁顿·西蒙兹将其中的一些诗作译成英文,以题名为《酒、女人、歌》的集子在英国出版。

诗学术语“哥利亚体”即指哥利亚诗人常用的一种诗体,其基本特征是:每行含13个音节;4行一节,押尾韵,一韵到底,有时末行作六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