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主要诗集·别集·罗昭谏集

诗词研究·主要诗集·别集·罗昭谏集

诗文别集。八卷,其中诗四卷。别有诗集名《甲乙集》十卷、《补遗》一卷。唐罗隐撰。综合《吴越备史》、《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及《直斋书录解题》的记述,罗隐的著作有《甲乙集》十卷、《罗隐集》二十卷、《江东后集》十卷、《谗书》五卷、《吴越掌记集》三卷、《淮海寓言》等多种,但传于今者不过《甲乙集》、《谗书》以及子部《两同书》,其他诸集,均已散佚。今所见之《罗昭谏集》乃后人汇编而成的综合本。《甲乙集》旧有明末毛晋汲古阁刻《唐人八家诗》本、清初席启㝢《唐诗百名家全集》本,十卷外尚有补遗一卷。清仁宗嘉庆(1796—1820)中,黄丕烈获见南宋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仁坊南陈氏书铺本十卷,其事见《百宋一廛赋》注。《四部丛刊》影印者即此宋刊本,使此一珍本得以通行于世。此本宋椠旧本与毛氏汲古阁本相较,各有胜处,毛刻有一作某,而宋刻无之;而毛本有逊于宋刊者,则如瞿镛所云,多有文字讹误,皆可据宋刊以订正,如:《咏绣》“洞房西室女绿劳”,“绿”实为“工”字之误。《谗书》乃诗人行卷之作,“几乎全是抗争和愤激之谈”(鲁迅《小品文的危机》),结果招致了“辱”和“困穷”。《谗书》五卷在宋代已难求,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即云“求之未获”。历元、明、清湮没已久,直至嘉庆十一年(1806),黄丕烈获一传抄本。此抄本的祖本是明人顾从化所藏的元刊本,前有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东嘉黄真甫德弼序及紫阳山人方回跋。到明神宗万历(1573—1620)中,姚士粦将罗隐的作品重新加以辑校整理,才编成综合本《罗昭谏集》五卷,或题作《罗昭谏江东集》,最后付屠中孚刻印。此本今北京图书馆有藏。《四库全书》所收八卷本《罗昭谏集》则是清圣祖康熙九年(1670)张瓒重辑的瑞榴堂刻本。此外,还有一个十四卷附补遗的旧抄本《罗昭谏集》,见载于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丁氏云:“与宋刻《甲乙集》合,前十卷皆诗,即出自宋本,其中字句颇有胜于汲古阁刻者。”由此可见,其收诗不比八卷本多。清宣宗道光四年(1824)吴墉重刻张瓒本,又增补一卷,仍未能尽搜罗隐遗著。今人雍文华校辑《罗隐集》,在此基础上又有发现,最为完备,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