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概念·野

诗词研究·诗学概念·野

与诗学有关的美学概念。语见《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意谓质朴多于文采,就未免失之粗野。“野”,本作“壄”,指郊原、田野。上古时部落聚居,贵者居“国”中,庶人住郊野,庶人身份低微,鄙略质朴,故以“野”称之。《论语》之“野”略有贬义。但“野人”住郊原,少受礼法约束,因此又引申为任性闲散、不受拘束之义。如《宋书·王僧达传》:“闇疾寡任,野心素积。”把“野”正式用之于文艺批评,最早约在六朝齐梁时代。钟嵘《诗品》称左思之诗,“其源出于公幹。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虽野于陆机,而深于潘岳。”在这时,“野”视为典质古朴,雕润不足。萧统《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也有“文典则累野”之说。在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展史上,六朝是注重形式之美,追求感官效果的时代,同八音谐畅、五色相宣相比,质朴真率,不加雕饰,即谓之“野”。在六朝人的心目中,其审美价值不高而含有讥贬之意。但在唐宋以后,美学思潮变化,当时人审美意识的主流开始转向自然本真和意象、境界,于是人们对“野”的美学义蕴有了新发现,它便一变而为朴素之美的表现形态,成为艺术家追求的高层境界了。在诗歌美学史上,唐司空图《诗品·疏野》中对“野”的运用和生动描绘,便是理论转变的一个关键。此后,宋陈知柔《休斋诗话》云:“人为诗,要有野意。……风人以来得野意者,惟渊明耳。……予尝欲作‘野意亭’以居。”清刘熙载《艺概·诗概》则直言:“野者,诗之美也。故表圣《诗品》中有‘疏野’一品。若钟仲伟谓左太冲‘野于陆机’,‘野’乃不美之辞。”司空图把“疏”与“野”并列构成了新的诗歌美学概念,说明唐宋以后“野”的美学义蕴又有新发展。参见“疏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