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楚辞集注

诗词研究·诗学研究·楚辞集注

楚辞注本。八卷。南宋朱熹撰。前五卷以屈原所著的二十五篇作品为“离骚”,其篇章次序沿袭王逸的《楚辞章句》;卷六至八,把宋玉、景差、贾谊、庄忌、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十六篇,称为“续离骚”,但篇目与王逸旧本有很大不同,其中增入贾谊《吊屈原赋》和《服赋》两篇,删去了《七谏》、《九怀》、《九叹》、《九思》四篇。是先把每篇作品分为若干章,每章四句至八句不等,然后按《诗集传》体例,先注字音,次释文义,并通释各章大义。解释中多用赋、比、兴等概念范畴。其注解,纠正汉儒不少谬误,善于发明屈原作品的大义和宗旨,简明扼要,摒弃了旧注繁琐的弊端。此书阐释中时有穿凿附会之病。如认为《山鬼》为寄托之词,暗写怀王、屈原之关系,即是一例。然许多见解十分精辟独到,发前人所未发。王逸认为《九歌》是屈原所作,本书则认为是民间祭祀鬼神之语,屈原“颇为更定其词,去其泰甚”而已。如本书认为《九章》是屈原被放逐以后“思君念国,随事感触,辄形于声。后人辑之,得其九章,合为一卷,非必出于一时之言”,均为不易之论。今本《楚辞集注》附有《楚辞辨证》二卷和《楚辞后语》六卷。《辨证》是对旧说的驳正和对一些问题的考证。《后语》是根据北宋晁补之的《续楚辞》、《变离骚》二书补订而成,共收录从荀子到吕大临等人的辞赋作品五十二篇,但只注释了前十七篇,后三十五篇无注。《楚辞集注》有宋宁宗嘉定六年(1213)刊本,该本附《楚辞辨证》;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朱鉴刻本,附《楚辞辨证》和《楚辞后语》。比较通行的有195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标点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