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刘光第

诗词研究·重要诗人·刘光第

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家贫,早孤。清德宗光绪八年(1882)举人。次年,登进士第,授刑部广西司主事。旋返里。光绪十年,居母丧。光绪十四年,赴京就职。光绪二十四年夏,加四品卿衔,在军机章京上行走,参与新政。尝自谓“并无新、旧之见。新者、旧者均须用好人,天下方可久存”(《京师与厚弟书》),希望“维新守旧,咸得其宜”(《上张安圃师书》)。常畏新、旧党争之祸,拟急流勇退。未几,政变作,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之一。终生力学笃行,严于律己,慎于交游,守约行简。忧伤国事,关心民瘼,刚正清廉。处世以“雅澹”、“冷僻”自居,以磨砺品行、涵养道德为务。喜游览,能诗文,善书法。尝言古文“可兼经济学,非寻常词章可比”(《自京师与自流井刘安怀堂手札》第二十七函);“诗文必无一赝语,而不欺其志,斯无愧著作”(见高楷《刘杨合传》)。光第虽重文而轻诗,其写景纪游,刺时抚事之诗俱有佳作。其《城南行》、《美酒行》、《万寿山》、《屯海戍》为感讽时事之作。《洋芍药感赋》为感叹中华传统文化的衰微而作。写景之作以峨眉纪游诗最见功力。梁启超评其诗“在韩、杜之间”(《刘光第传》)。陈衍评其诗“笔力雅健,思路迥不犹人”(《近代诗钞》)。钱仲联评其诗“工于设色,故写景之作为最胜”,“刺时之作,大声疾呼,读之令人心惊骨折”(《梦苕庵诗话》)。有《介白堂诗集》、《衷圣斋诗集》,均收诗三百馀首;《刘光第集》收诗六百馀首。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六四、梁启超《戊戌政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