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研究·重要诗人·伊秉绶
字组似,号墨卿。福建宁化人。少服膺程、朱理学,讲求立身行己之学,工诗古文词,受知于朱珪,纪昀亦甚器重之,延课其孙。清高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员外郎。仁宗嘉庆三年(1798)充湖南乡试副考官,出知广东惠州府,在惠州有善政,问民疾苦,裁汰陋规,行法不避豪右,因吏议去官,士民吁留,旋授扬州知府。丁忧归。嘉庆二十年,服除人都,至扬州而卒。秉绶为循吏,关心人民疾苦,这也反映到诗歌创作之中。洪亮吉谓其“诗如贞元朝士,时务关心”(《北江诗话》),即言其多反映民生疾苦及时事动乱之作,如《赈灾》、《扬州》等诗写当时高邮、宝庆一带水灾给人民带来苦难和作者因不能及时解救而产生的歉疚之情。其他如《大竹屯歌》、《通渭歌》、《吕堰驿歌》都涉及乾隆(1736—1795)与嘉庆(1796—1820)年间的社会动乱。秉绶一生尊崇苏轼,诗亦效苏,多清深雄迈之作。亦工书,其书出于刘墉,欲别辟蹊径,伟岸自喜。著有《留春草堂诗钞》七卷。《清史稿》卷四七八、《清史列传》卷七二有传。赵怀玉为撰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