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论·诗论· 清诗纪事初编》新诗鉴赏
八卷,今人邓之诚撰。
此书收录顺治、康熙间诗歌两千余首,作者六百余人。分为前编后编。前编两卷收录由明入清诗人作品,以遗民为主;后编六卷按诗人地区分别收录顺、康两朝诗作。
邓氏是著名的史学家,强调“以诗证史”,因此书中所收多为能涉及当时重大社会问题和与国计民生有关的诗篇,体裁则多为较质实的古诗。如描写清兵南下野蛮而残酷的屠杀和汉族广大人民的反抗的作品就不胜枚举:较著名者有冷士湄《海天别》、徐枋《怀旧篇长句一千四百字》、陈瑚《悲洪都》、万寿祺《鬼鸱》、邢昉《广陵行》、陶季《击柝谣》、钱秉镫《三吴兵起纪事答友人问》等。还有表现剃发与反剃发斗争的吴祖修《剃头二首》、钱秉镫的《留发生》等。至于揭露民族压迫、阶级剥削、水旱灾害给人民带来无穷无尽痛苦的作品几乎每页都有。
清初一些开明士大夫已注意到从明末叶开始流入中国的西洋科学技术,并在自己作品中有所反映。此书收录了许多这类作品,如方中通(哲学家方以智之子)的《与西洋汤未道先论历法》、陈子升的《咏西洋显微镜》、马之骦的《西洋火器》、袁佑的《六镜诗和蒋静山》(六镜包括菱花镜、火镜、眼镜、千里镜、多目镜、显微镜),这些在当时都是极新颖的题材。
书中还收录了一些描写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作品。
此书最精彩的是诗人的小传,对一些中小诗人尽量写得比较周详。如《历代诗话》作者吴景旭的小传则比其家乡方志(浙江归安)所列还要详尽。而且注明其生年、享寿的大概年限。这些不仅据推测,而是经过一番考订的。在小传中还尽量勾稽传主与当时重要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关系。如魏禧传、魏际瑞传、魏礼传、彭士望传、曾燦传中则着重写明当时“易堂九子”(包括魏、彭、曾等人)已近于谋图恢复的秘密会社。他们以林时益为主,魏禧总其事“视人合如天亲,以至子孙不改,至于奉公,则父子兄弟夫妇间,咸有君臣之分,最重者存诚”。这些为治清史者提供了资料。在吕留良传中不仅详细写了吕的为人,还评述了他与黄宗羲、吴之振等人的关系。
对于诗人某著作、版本、注家都详加介绍与评论。但其体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诗歌纪事体,所录之诗也未采之于诗话,而是取之各家别集,这样无别集的诗人作品必然会被遗漏。
另外,邓氏选录诗作大多有用意,在书中又不予以注明,使读者难于理解其宗旨。评诗歌艺术之语亦较为泛泛,可取资者不多。故此书更近于史学著作。
有中华书局1956年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