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诗歌总集·闲情集》简介介绍

《历代诗歌总集· 闲情集》新诗鉴赏

明诗选本,四卷,清顾有孝原辑,陆世楷增辑。有孝(1619~1689)字茂伦,吴江(江苏省吴江县)人。诸生,居钓雪滩,以选诗为业,是当时有名的诗歌选家。世楷字肴山,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平不详。

此书专门编选明代艳体诗歌六百余首,作者二百余人。

“艳体”也称“香奁体”,它们是模糊概念,没有确定的内涵,一般是指以妇女生活为题材而又文字绮丽,笔墨轻艳的诗歌作品。

这里包括的内容十分复杂,大致可有三种:一是通过自己所描写妇女题材,以寄托忧国忧民之感,这就是从《离骚》开始的“美人香草”的传统;二是在展现妇女各种生活和思想感情世界的同时,表达诗人对她们的理解;三是以妇女为猎获对象,借妇女题材以表达男性作者潜在的或表面的种种健康或不健康的心理。艳体在正统的士大夫中是没有地位的,因之诗人总用第一类作品囊括或掩盖第二三类作品的存在。此书中所选面宽,这三类作品皆有。而王士禄《序》中言“惟胜国季迪(高启)、眉庵(杨基)、昌谷(徐祯卿)诸公,义合风雅,语兼哀艳,直可嗣响唐音,称骚人苗裔”。这种说法是有些拔高,徐祯卿的“艳体”都是早年生活在苏州所作,用以表现吴中文人流连花酒的浪漫生活,写作年龄只有十七八岁,有什么“寄托”之可言。当他二十六岁中进士以后,便生活在北京,与李梦阳等唱和成为“前七子”之一,诗风为之一变,再也不写“艳体诗”了。说他早年的“艳体”作品是“义合风雅,语兼哀艳”,而且是“骚人苗裔”,这显然是无稽之谈。王士禄之《序》意在掩盖实际,目的是为《闲情集》争地位。作为选者之一的陆世楷则直率地承认:“古人以情而形诸诗,今人因诗而情弥炽。于是家擅风流,人矜轻薄,搦管则翻《子夜》,濡毫辄拟《无题》,甚且觉酣歌舞之场,纵恣闺房之内……”但最后归之“情之动也,遂有一发而不复止者,将何以救之,还救之以诗而已。诗之为用,能化无情为有情,亦能化有情为无情。其始也钟情,其终也忘情矣”。这种理论近于现代的“代偿”理论,认为文艺作品是作者要求和欲望的虚拟的实现,欲望的能量释放干净,自然也就“化有情为无情”了。明朝有代表性的艳体作品多已入选,其体裁也以模仿南朝乐府和李商隐《无题》为多。明末以艳体闻名的《疑雨集》作者王彦泓却没有一首入选,是为可怪。也可能王彦泓当时尚未被人了解的缘故。

有康熙间刊本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