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史籍·三国志

史学·史籍·三国志

古代史学名著,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合称“四史”。西晋陈寿撰。魏文帝黄初元年 (220) 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 是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时期,而这种格局是从东汉末年开始形成的。当此之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最后刘备联合孙权,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 (208) 在长江赤壁战败 “挟天子以令诸侯” 的曹操,曹操被迫撤回北方,孙权在江东站稳了脚根,刘备也在西蜀找到了立足之地。从此天下三分,直到三家归晋,其间近百年的人与事便是《三国志》所记载的史实。陈寿在刘后主时代曾任蜀汉的观阁令史,但由于不愿巴结弄权的宦官黄皓,结果屡遭谴黜。由蜀入晋后,陈寿受到当朝宰相张华的赏识,被任命为著作郎,他因而有机会看到洛阳皇家图书馆所收藏的魏、蜀、吴三国的各种档案资料以及各家所撰写的三国史。同时,陈寿是三国时代的过来人,他有亲身经历,这是他撰写 《三国志》得天独厚的条件。陈寿文笔极佳,且善叙事,一部错综复杂的三国史经他一描述,便条理分明,绘声绘色。据说,当时有一位叫夏侯湛的人,正在撰写 《魏书》,读罢陈寿所作的 《三国志》 后,就将自己的书稿付之一炬。《三国志》采用纪传体,但没有表、志,分 《魏书》、《蜀书》、《吴书》三部分,分别叙述三国的历史人物,在 “正史” 中开创了分国史的先例。三国不是大一统王朝,而是分裂的时代,以谁为 “正统”,这对生活在大一统时代的史家来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但又不可能回避。陈寿以曹魏为 “正统”,如 《魏书》称曹氏为 “帝”,《蜀书》、《吴书》称刘、孙二氏为“主”,便是为晋代魏回护。东晋习凿齿 《汉晋春秋》 首创 “蜀汉正统” 之说,以为偏安江南的东晋小朝廷争 “正统”,后经南宋理学家朱熹 《通鉴纲目》 鼓吹,影响日大。“蜀汉正统” 成为一种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的观念,却得力于罗贯中的通俗小说 《三国演义》。许多中国人自以为最熟悉的是三国,但事实上,他们关于三国的历史知识,主要来自 《三国演义》,是 “小说家言”,而非信史。如果读陈寿的《三国志》,我们就会得到另一种观念,如 “神机妙算” 的诸葛亮,陈寿便认为“将略非其所长”。史称陈寿 “善叙事,有良史之才”,但其惜墨如金,全书不超过二十万字,虽然当时人佩服他的文笔简洁精练,但时过境迁,后代读者就难免有莫明其妙的感叹。南朝刘宋时代的裴松之受文帝之命,为 《三国志》作注。裴松之注主要是增补史实,弥补原书过分简略的缺憾,略者详之,缺者补之,谬者正之,疑者存之。据统计,裴松之注所引用的汉魏两晋史籍多达一百八十余种。结果,裴注《三国志》字数竟比原书增多三倍,后代史家不但没有责其 “喧宾夺主”,还誉其为“ 《三国志》之功臣”。史家一提到 《三国志》,必提到裴松之注。宋元以后关于三国的戏曲小说,基本史实出自 《三国志》,而大多故事情节和人物细节却出自裴松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