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俗学·礼制·墓葬

礼俗学·礼制·墓葬

汉族奉行的死者安葬形式。土葬是华夏民族主要的葬法,据现代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先民已经有意识地把死人埋入土中; 而在新石器时代,则进一步挖掘土坑集体掩埋尸骨。后来,集体合葬的形式逐渐消失,出现了单人葬和一男一女的合葬。先民在实行土葬之初,没有棺椁,是裸葬,最多用柴薪将死者尸体裹起来,而且 “不封不树”,即不垒坟堆,不种树木。直到西周初年,文王和武王的墓地,都没有明显的坟丘。到了春秋后期,坟丘式的墓葬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开来,埋葬死者的茔地叫墓,地下的坑洞叫穴,地上的封土叫坟。由于古人认为死者灵魂居住在墓穴中,于是又在墓旁为死者建造 “寝”,以便死者灵魂 “饮食起居”。从此,坟墓就成了死者生前权势地位以及财富的象征物,同时也是生者权势地位以及财富的展示。《墨子·节葬》中描述当时王公大人 “厚葬” 风气: “棺椁必重,葬埋必厚,衣衾必多,文绣必繁,丘陇必巨。” 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叫椁,据 《庄子·天下》说: “古之丧礼,贵贱有仪,上下有等。天子棺椁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随葬品也因死者的尊卑而不同,其中,最野蛮的 “杀殉”,即杀活人殉葬。《墨子·节葬》: “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 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 这种野蛮的习俗到西周逐渐被革除 (但并未绝迹),改为陶制或木制的 “俑”,“俑” 是人的模型,即使如此,也遭到儒家的反对,孔子曾疾呼: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但古人始终相信死者的灵魂不死,还要象生前一样享用荣华富贵,因此厚葬的风气有增无减。这就为亡命徒开辟了一条生财之道: 盗墓。地面的坟丘越垒越高 (坟丘的高广尺寸有等级之分),附属建筑物也越修越豪华。墓旁有寝,墓前有碑。秦以前,碑为木制,汉以后改为石碑,以垂久远。西汉时,墓前开始树立华表,到东汉时进一步增加了石人石兽等。南北朝时,墓葬中又出现了石刻的墓志铭。志是散文,记载死者姓名、官爵、年寿、家世、生平、功德等,实际上是死者的小传; 铭是韵文,是对死者的赞扬、悼念或安慰之词。志和铭分别刻在两块正方形的石碑上,放在棺材前面或埋于地下墓道中,以便地面的标志毁坏后,后世得以稽考。自然,诸如此类的排场只有达官贵人才可能铺摆得出来,普通人家只有相应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