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学说·商战

经济学·学说·商战

近代维新派鼓吹的强国策略。所谓 “商战”,就是贸易战,就是商业竞争。发展商业,参与国际竞争,从而使中国进入强国之林,这是近代维新派的共识,但将此概括为 “商战” 这一言简意赅的表述方式的,是广东香山 (今中山市) 人郑观应(1842-1921)。郑观应没有科举功名,十七岁即开始到上海学做生意,后在英商宝顺、太古等洋行当买办,三十六岁时捐资得道员衔,受知于李鸿章,先后在上海机器织布局、电报局、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等 “官督商办”的洋务企业中任总办,同时私人也经营过商业、航运等,是中国早期的民族资本家。他在光绪十九年 (1893) 写成 《盛世危言》一书,其中 《商战》一篇,首次提出以兵战对兵战,以商战对商战的观点。他认为: “各国兼并,各图利己,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其订盟立约,聘问往来,皆为通商而设。” 总之,“外洋以商立国”,中国 “欲制西人以自强,莫于振兴商务。” 中国传统重农轻商,以 “耕战” 为富国强兵之道,面对西方列强以炮舰为后盾的经济扩张,中国必须改弦更张,将发展商业放在第一位,即“借商以强国,借兵以卫商”。他对商业竞争移国的巨大力量有强烈感受,因此不遗余力鼓吹 “商战”,即以主动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商业竞争,如鸦片战、洋布战、用物战、食物战、矿产战、外贸战、货币战等。用现代的话来说,郑观应所谓 “商战”,就是以优质的本国产品 (传统产品和现代产品) 去与 “洋货”相敌,去占领和扩大国内外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