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荀况与《荀子》

先秦(含秦)散文·诸子散文·荀况与《荀子》

荀子(前313?——前238) 名况,又称荀卿,汉时宣帝刘询,因避讳而改孙卿,赵国郇(今山西临猗)人。他一生游历过齐、秦、楚诸国。在齐国曾三为祭酒,主要是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北)讲学。后被谗适楚,春申君任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居其地著书终老,享年七十六。

荀子毕生虽也有过“兰陵令”的当政经历,然而,主要过的是学者生涯。他是我国战国时代的一位出色思想家、教育家和大学者。郭沫若评价:“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不仅集儒家的大成,而且可以说集了百家的大成。”(见《十批判书·荀子批判》)荀子确是儒家学派的后起之秀,他适应当时的时代的需求,创造性地继承与改造了儒家的思想体系,对儒家“礼治”的阐发,似有向法家“法治”观念转变的趋向。后来,名重一时的韩非、李斯等人都曾是他的门徒。

《荀子》一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荀况的思想学说。荀子思想体系的要点有三:

一、在哲学思想上的两大贡献:第一、“人定胜天”的论断。这是我国思想史上首次提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既有异于孔子的“天命论”,也与墨子的“天志观”和孟子的“天人合一说”不同。他明确主张“天人之分”和“制天而用之”。第二、认为世界是可知的。他在《解蔽》中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人类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另外,在哲学思想上,还有一个别有特色的“性恶论”的主张,把人之本性说成是天生的,当然是唯心的,并不可取。但它至少有两点积极作用:一是批判了孟子“性善论”的天赋道德观;二是强调了人的个性的后天改造,十分重视学习。

二、在政治学说上,他主张变法,改革社会,主张“法后王,”“以近知远”。他提出的理论根据是:第一、“王霸杂用”,认为“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霸”。(《议兵》)又说:“隆礼至德则国有常。”(《君道》)这就是孔子讲“仁”,孟子“仁义”,而荀子既讲“隆礼”,又倡“重法”。一句话,荀子要的是一个“礼治”与“法治”相兼的社会。第二、倡导一种同其政治主张相应的“重耕战”的措施。他认为,朝廷隆礼,百吏好法,耕者乐田,军士安难,国则富强。

三、在文学思想上,倡导“重质尚用”,反对华而不实。荀子学问精博,观点解明,析理透辟,长于论辩。先秦散文,从孔、墨与老子的基本语录体到庄、荀、韩有中心论题的长篇文章,使先秦散文从体制上渐臻完善,荀文起着巨大作用。因此,郭沫若将其誉为先秦百子中“四大台柱”(即孟、庄、荀、韩)之一。这是对荀子学说及其载体“荀文”的最中肯评价。其实,荀子既是一位才思横溢的思想家,又是一名善辩的政论家。另外,荀子在文学体式上,也有所创新,即他以歌谣体写的《成相篇》和似谜语体撰的数篇《赋篇》(其中含有“礼”、“知”、“云”、“蚕”、“箴”等五篇),这种“赋体”,正是后来盛极一时的“汉赋”的先声。

有人认为荀子是“儒家之异端”,然而,就总体而论,荀子思想体系还是属于儒家学派。他尊崇孔子,颂赞《五经》,本于“仁义”和期以“正名”,都体现了儒家倾向是主导的。他的“法治”主张,对后世法家影响很大。他的否定天命,强调人为和重视后天改造等思想,具有重要的唯物主义因素,遗世的《荀子》一书,正是最好的说明。

荀子著述甚夥,西汉刘向校定为三十二篇,题为《荀卿新书》,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称作《荀卿子》,《隋书·经籍志》著录《孙卿子》十二卷。及至唐代,杨倞改称为《荀子》,编为二十卷、三十二篇,并为其作注,即流行之今本。其中《大略》篇以上,绝大部分属于荀子手笔。通行注本,还有清人王先谦的《荀子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