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云冈石窟
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西十六公里元武州山南麓,武周川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大者21,小者32,计53个,此外仍有许多小窟,共计一千一百多个窟龛,大小造像5.1万余尊。石窟始凿于文成帝拓拔浚兴安二年(453),至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493),这40年间是云冈石窟的主要建窟时代。此后至唐仍凿建了一些小窟,而且辽、金、明、清各代都对造像有所装修。
云冈石刻之一
云冈石窟当时地处北魏首都,帝王极力崇佛,故而得到大力支持。其中最早的昙曜5窟中,最高的造像达17米,矮者亦13.5米高,这五窟大佛分别相当于太武帝、明元帝、道武帝、景穆帝与孝文帝,正应了《魏书·释老志》中所言:“五级大寺内,为太祖以下五帝铸释迦像五,各长一丈六尺。”这个时期的造像雕刻,造型雄伟,脸部及身体浑圆、强健,尤其通天鼻和薄唇的处理,衣饰的通肩或右袒以及薄衣贴体之“曹衣出水”等形式,带有外来艺术风格及地方少数民族粗犷豪放气质影响的痕迹。太和年间所凿群像,已着“褒衣博带”式的汉装了,面相半圆适中,中国人的气质很显然,尤其是采用汉代所惯用的平直兼阴线的刀法,可见已深受汉民族文化、艺术影响。雕刻的内容有所增多,出现了世俗的供养人与佛传、本生等故事雕刻,释迦多宝佛对坐于菩提树下说法像等。中国的建筑形式在此大量出现,多数的佛窟、门洞的建筑、梁枋斗拱、屋顶以及鸱尾都是中国木构建筑的形式和中国殿宇的再现。雕刻技巧上多采用高浮雕,处理造像的不同角度或衣褶的重叠层次。而造像的衣褶、身光和背景中的动植物形象,巧妙运用了装饰性处理手法。在对称的忍冬纹浮雕带上,突出高浮雕的朱雀、白鹿、莲花和仕生童子等形象,是代表民族风格的新创造。云冈石窟气魄宏伟,内容充实丰繁,形式富丽独特,是北朝石窟造像中难得的遗例;虽然它的石质较松而导致某些风化和坍塌,但云冈石窟保存的完整性仍是其他石窟难与相比的;从其雕刻艺术中可看到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中国与西方石刻艺术交光互影及逐渐华化的现象,这对于研究北魏时代的雕刻艺术,具有典型意义与宝贵价值。
云冈石刻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