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天王送子图

绘画·天王送子图

又名《释伽降生图》。唐代吴道子作。长卷,纸本,墨笔。纵35.5厘米,横338.1厘米。根据《瑞应本起经》而作,写释伽牟尼降生为净饭王王子的故事。内容包括前后两段:前段描写天王送子后的情景,天王端坐,双手按膝,怒目而视奔来的神兽,一卫士用力拽住兽的缰索,另一卫士拔剑相向,齐力制服反对者。天王背后有侍女磨墨,文臣持笏、秉笔,将此圣迹载入史册;后段表现净饭王迎来王子的场面。净饭王怀抱非凡的婴儿缓缓前行,王后拱手相随,侍者掮扇,状态安详、疼爱之情流溢,另有神兽伏地而拜,天女捧炉,鬼怪玩蛇相庆贺。全图围绕释伽的降生,以圣主的威严和神怪的卑微,天女的安详和金刚的暴烈,送子天神的风风火火和接子皇帝的庄重缓步,天上与人间,动与静,缓与速的对比,展现出一幅眩目惊心的画卷,写送子与得子的不同心理状态,并以从激动到趋于平和的气氛转换展示了故事发展的层次,堪称“以形写神”和寓时于空的一大杰作。

在创作中,作者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将众神个性分别寓于现世人物的变相中,使佛教题材彻头彻尾地汉民族化:“神”变成道教原始天尊与众星君的形象,而“人”俨然中国皇帝、后妃、宫人,神所骑的瑞兽也可看出是龙的变种。并在天神、金刚、力士、鬼怪等形象塑造上发挥丰富的想象:火、光、狮、象、蛇、三头、六臂……不一而足,烘托出神秘而威严的气氛。这一切都归于其精熟的画技。本画以白描为主,稍施淡彩,线形两头细中间粗,富于运动感,造型具有立体感。线条遒劲,轻重顿挫富有节奏,故能从运动中表达生命,充分诠释了“吴带当风”,是典型的“疏体”。此图无款,卷首有明洪武乙丑(1385)王廉观款,卷尾有李公麟小楷《瑞生经》,卷后有南唐昇元二年(938)曹仲元及明光宗泰昌(1620)张丑跋。有鉴赏者认为此图为宋摹本。现藏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