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典籍·孟子
是战国中期孟轲及其门徒万章、公孙丑等撰著的孟轲的言行录和对话篇。研究孟子思想的最主要的资料。全书七篇。篇目依次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分为上下,共261章(有本分为260章)。篇名取自每篇首章中的数字,没有特定的含义。孟轲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本书对他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哲理、教育思想等均有所载。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孟子关于心性学说、“仁政”思想、理想人格和排斥“异端”方面的论述和阐释。书中把孔子的“仁”发挥为“仁政”,认为施“仁政”,“治天下可运于掌上”;并以“仁政”反对暴力,反对暴力革命。主张恢复井田制。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表现出一定的民本思想。书中宣扬唯心主义天命论,说“性善”是人们天赋的本质,仁、义、礼、智是“天之所予”、“人皆有之”;并以此建立了尽心、知性、知天的思想体系。又 把“天”和“才”结合起来,鼓吹“天之降才”等等。
该书文辞生动,说理清楚,逻辑严密,所以堪称为先秦诸子散文的杰作,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宋以前列于子部儒家,南宋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有关《孟子》一书的研究,历代都有。主要有:东汉赵歧的《孟子注》、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焦循的《孟子正义》等。今人所作而又通行的是杨伯峻的《孟子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