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学·电影·柴伐蒂尼

西方文学·电影·柴伐蒂尼

意大利电影剧作家、导演、理论家。出生在意大利波河平原上的吕查拉,年轻时做过大学教师、新闻记者,写过小说和电影评伦,主编过一些通俗刊物如《电影画报》。1927年,他在米兰作记者时发表了小说处女作 《乞丐的隐情》,此后经常发表作品,他以后的有些电影剧本就是根据他自己早期发表的小说改编的 (如 《米兰的奇迹》)。

自1934年起,他的兴趣和创作转向电影,是年创作了他的第一个电影剧本 《给我一百万》,由马里奥·卡美里尼拍成影片。至1980年为止,他共创作了106个剧本,其中26个是为德·西卡编写的,5个由他自己导演,其余的由52位不同的导演拍成电影。如果说《给我一百万》这部喜剧片因可爱而获成功但却带有几分庸俗的话,那么他于1943年创作的 《云中四部曲》 (布拉塞提导演) 真正摆脱了流行影片的束缚,为人瞩目。此片以轻松喜剧的方式,通过对一些日常社会问题的描绘,表现了墨索里尼政权摇摇欲坠时代的气氛。但自1941年开始,他已开始了与导演德·西卡的合作,到1944年,两人创作了 《梯丽莎的星期五》、《孩子们在注视我们》、《天国之门》这些预示着新现实主义即将到来的影片。在这个处于运动的全盛时期的1945年到1952年,他们联合推出了该流派的最优秀影片系列: 《擦鞋童》、《偷自行车的人》、《米兰的奇迹》和 《温别尔托·D》,被史学家们屡次评为经典名片的《罗马11时》 (德·桑蒂斯导演) 也是由他编剧的。

作为理论家,柴伐蒂尼提出了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创作原则,可大致归纳为。用日常生活事件代替虚构的故事; 不给观众提供出路的答案; 反对编导分家; 不要职业演员; 每个人都是英雄; 采用生活语言。这些原则是他基于他对电影艺术的认识而提出的。他认为,很久以来,电影沿着梅里爱的道路发展,甚于沿着卢米埃尔的布满现实荆棘的道路前进。他极力反对那种逃避现实,制造梦幻的电影,倡导一种清醒的、植根于日常生活的、有责任感的电影。他明确提出“生活就是艺术”的口号,认为在平凡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激动人心的事件。他于1952年曾这样写道:“我坚定不移的想法就是使电影摆脱故事化; 我想让人们学会如何以阅读一本书时所感受到的激情去看日常生活。”

柴伐蒂尼由于他倡议拍摄的《城市里的爱情》 (1952) 这部集锦片而把新现实主义运动提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想法在他于1951年写给德·西卡的一封信中就流露出来了,信中谈到了这种电影的创作计划:“这将是一种没有剧本的电影,通过我们的视觉和听觉同现实直接接触创作而成。这就是新现实主义的发展方向,我认为: 事实就在生活中,必须抓住和选择它的本来面目;有时需要扮演,但要始终围绕主题。”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产生了一种所谓的“杂志片”,《城市里的爱情》就被视作这种“杂志片”的第一期。此片由六位导演共同创作完成的集锦片,由五个片断组成: 里西表现了一次民间舞蹈中发生的悲剧与喜剧; 利萨尼描写了妓女的生活; 费里尼讲述了一场粗暴撮合的婚姻产生的恶果;马塞里再现了一个妇女迫不得已抛弃了自己的孩子这样一则社会新闻; 安东尼奥尼让几个人物扮演了一次自杀未遂的情景。影片是在拉都达的指导下拍摄的,不用布景,不用职业演员以重现真实的事件,这种电影实际上已具备了五六十年代出现的“真实电影”的某些特征。

柴伐蒂尼是意大利电影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是著名的电影剧作家,也是出色的理论家,同时又是一位导演,无论在艺术实践方面还是在理论方面,他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由于他对新现实主义电影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这一运动的“教皇”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