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赋

> 北宋文赋

欧阳修 醉翁亭记[1]



环滁皆山也[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3]。望之蔚然而深秀者[4],琅琊也[5]。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6]。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7],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8]。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9],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10],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11]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12],云归而岩穴暝[13],晦明变化者[14],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15],佳木秀而繁阴[16],风霜高洁[17],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18],行者休于树[19],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20],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21],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22];射者中[23],弈者胜[24],觥筹交错[25],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26],颓然乎其间者[27],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28],鸣声上下[29],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3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31],太守也。太守谓谁[32]?庐陵欧阳修也。

[1]本文是仁宗庆历六年(1046)作者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被贬为滁州太守时写的。醉翁亭在滁县西南七里。作者《题滁州醉翁亭》诗云:“四十未为老,醉翁偶题篇。醉中遗万物,岂复记吾言。”文章生动描写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全篇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2]环滁(chu)皆山也:环绕着滁州城的四面都是山。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实际滁州只西南面有琅琊(lang ya)山。滁州,现在安徽省滁州市。[3]壑(he):山谷。[4]蔚然而深秀者: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5]琅琊也:是琅琊山(在滁州市西南十里)。[6]酿泉:即琅琊泉,因其水适于酿酒故名之。[7]翼然临于泉上: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临,靠近。[8]太守自谓:太守,一州的长官,宋代称知州,太守是汉代的旧称。欧阳修自号“醉翁”,并以此为亭命名。[9]辄(zhe):就。[10]意:情趣。[11]“山水”二句: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12]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像那……”的意思。林霏(fei)开:树林里的雾气散了。[13]云归而岩穴暝(ming):烟云聚拢来,山谷就昏暗了。暝,阴暗。[14]晦明变化: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15]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16]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秀,发荣滋长的意思。[17]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18]负者:背着东西的人。[19]休于树:在树下休息。[20]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拉着走。这里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21]山肴(yao)野蔌(su):野味野菜。山肴,拿山野里打来的鸟兽做的菜,俗称“野味”。蔌,菜蔬。[22]“宴酣”二句: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酣:尽兴地饮酒。丝:弦乐器。竹:管乐器。[23]射者中(zhong):射的射中了目标。这是指宴饮时的一种投壶游戏,射中的照规定的杯数喝酒。[24]弈:下棋。[25]觥(gong)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用牛角做成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26]苍颜:脸色苍老。[27]颓(tui)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乎,这里相当于“于”。[28]阴翳(yi):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29]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鸣叫。上下,树的上部和下部。[30]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情。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31]“醉能”二句: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32]谓:为,是。

苏轼 前赤壁赋[1]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4]。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5]。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6]。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7]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8]。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9]。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10]。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

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1]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12]?”

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3]’,此非曹孟德之诗乎?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14],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15],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16],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17]。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1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19]。”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0]。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21]。”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22]。殽核既尽,杯盘狼籍[23]。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4]

[1]本篇作于元丰五年(1082),苏轼当时被贬为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元丰二年(1079),苏轼被谏官何正臣、舒亶、李定等指摘有讥讽新法的诗句,便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历了一段牢狱折磨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本州安置,规定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离安置所。本篇就是苏轼在这样近于被看押的环境中所写的,但从中却透露了他超旷的襟怀。[2]壬戌:元丰五年。既望:阴历的每月十六日,因为十五日称望。赤壁:苏轼所游的赤壁在湖北黄冈,而湖北嘉鱼才是吴蜀破曹之处。苏轼当然不会不知道,他只是借用赤壁之名而已,这样更容易发其思古之幽情。[3]水波不兴:形容风轻水静。兴,起。[4]属客:请客人同饮。明月之诗、窈窕之章:指《诗经·陈风·月出》的第一章,诗云:“月出皎兮,姣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古音“窈纠”与“窈窕”相近,故谓之窈窕之章。[5]少焉:一会儿。斗牛:指斗宿和牛宿,古时划分星空方位的所谓二十八宿中的二宿。[6]“纵一苇”二句:意谓任凭我的一叶扁舟,在苍茫的江面上游荡。一苇:一片芦苇叶子,形容船小。所如:所往。[7]“浩浩”四句:写他放舟江面时的愉快之感,一如凌空驾风而行,又如脱离人世飞升仙境。冯:同“凭”。虚:太虚,指天空。羽化:道教传说成仙者能够像长了羽翼一样飞升。[8]桂棹:桂树做的棹。兰桨:木兰做的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桨打着空阔澄明的江水,船在月光浮动的江面上逆流而上。[9]美人:借用《离骚》中的比喻,指当时的皇帝神宗。[10]倚歌而和之:按照我歌曲的调子,来替我伴奏。[11]嫠妇:寡妇。[12]愀然:忧愁的样子。何为其然也:为什么音调这么悲凉呢?[13]“月明”二句:这两句诗见曹操《短歌行》。[14]夏口:今汉口。武昌:今鄂城县。缪:同缭,缠绕。[15]荆州:今襄阳。江陵:今江陵县。舳舻:代指舟船,舳是船后置舵处,舻是船前置棹处。酾酒:原义是滤酒,此指把酒。[16]“况吾”句:我和你像渔夫樵夫一样生活在江边洲旁。[17]匏樽:酒器,匏是葫芦的一种。[18]“寄蜉蝣”二句:意谓人生如蜉蝣寄寓于天地,其渺小一如大海中的一粒小米。蜉蝣,夏秋时水边的小虫,寿命只有几分钟。[19]“挟飞仙”四句:意谓本想与神仙 一同遨游,和月亮一起长存;但这不能立刻实现,只好把无奈托之曲调,在秋风里吹出。[20]“逝者”四句:意谓没有什么流逝得像水这样不停,但它却不曾流走;没有什么圆缺得像月亮那样频繁,但它最终也没有增之一分减之一分。斯:指近的水。彼,:指远的月。[21]适,快适。[22]洗盏更酌:洗了酒杯重新再喝。[23]“殽核”二句:菜肴和果品都被吃光了,只剩杯盘散乱。[24]东方之既白:东方的天色已经亮了。

[解读鉴赏]

钱基博曾经对宋代散文作了一个大体的评价,他说:

曾巩、王安石,以平实发浩瀚,得西汉董仲舒、刘向之意,此宋人之学汉人文也。苏洵以廉悍为疏纵,有先秦孟轲、韩非之风;此宋人之学周人文也。学焉而皆得古人之所近。唯欧阳修之容与闲易,苏轼之条达疏畅,虽是急言竭论,而无艰难劳苦之态;大而万言之书,短则数行之记,一以自在出之,抑扬爽朗,行所无事;此则宋人之所特长,而开前古未有之蹊径者也。

他不仅准确地体会到宋代散文作家的显著风格,而且明确为我们指出由欧阳修和苏轼为宋代散文开创的一片新天地。

如果我们用他这段评论的眼光来看欧阳修或苏轼的赋,还会觉得更为恰当。因为赋体向以古雅或绚烂的风格为多,突然出现这样自然清丽的东西,会更加引起我们的注目。宋代以前多以骈赋为正宗,所以我们很少看到这样参差错落的句式,大多使用四言或六言的偶句;差异略同散文中的骈文和古文。骈赋的主要风格分别以汉赋的古雅铺排与六朝赋的绚丽堆垛为代表,直到晚唐才发生了一些改变。由于辞赋来源相近,在《楚辞》中出现的像《渔父》那样近于散文的辞体给了赋体启发,于是散赋也开始出现;到晚唐时杜牧所作的《阿房宫赋》,就已经是极为健全的散赋了。宋人独特的美学风格更宜于表现在散赋中,所以散赋在宋代逐渐流行得多了起来。宋代的散赋形成自己的独特风貌,这种风貌同样表现在欧阳修和苏轼的作品中,钱基博对他们散文的评论可以原封不动地移来评论他们的散赋。在读他们的赋时,我们就应该格外注意那种一以自在出之的容与闲易和条达疏畅的风格,从中体味宋人独到的审美情调。同时,也要注意散赋的独特风格,建议大家能够反复吟咏,体会那种错落中的铿锵,参差中的抑扬,以及铺叙中饶有的婉转和韵律。

我们这里重点选了苏轼的《前赤壁赋》作为经典解读篇目,因为它不仅典型地表现了宋代散赋的风格特点,而且还蕴藏着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苏轼被贬在黄州作团练副使的时候,他没有签署公事的权力,还不许擅离安置所,连行动的自由都没有。但是就在这样的困苦里,他却在黄州赤壁写下了很多的名作,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篇赋和一首《念奴娇》的词。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作呢?我认为,是由于苏轼通过亲身的遭遇完成了他向来就深藏的一种人生反思。这种反思来自庄子,就是认识到外物的得失荣辱和人生的终极生存意义没有必然关系。在赋中,苏轼描写了苏子与客的对话,通过这番对话表现了他的反思。精于考证的赵翼指出此处的客就是《后赤壁赋》里的那位道士,也许这是个事实,但执著这个事实未免不大会欣赏文学。其实就是没有这位道士,苏轼何尝不能虚构一个客出来呢?苏子与客,更加生动地体现了苏轼自己心中就曾存在的犹疑困惑,虽然最终他找到了人生的终极归宿。

这位客人哀怨地吹起洞箫,因为他想到当年不可一世的曹操,现在尚且了无踪迹;而我们这样的江渚渔樵,其人生就更加虚幻无托了。这是对于外物得失荣辱的初步反思,意识到它们似乎不是人生能够最终以为依据的。在这篇赋里,这个意思没有被充分展开,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里,却讲得很完满。我们先来看这首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既来赤壁,此地名便引出有关三国周郎之遐想,而不必问此地究竟是否三国周郎之赤壁。如同在赋中,引出有关曹孟德的遐想,也不必问此地究竟是否曹孟德之赤壁。其实,三国、周郎、赤壁亦何与于我,乃在引出当年周郎之风采;此所以写“小乔初嫁”而为此风采张本耳。“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人生之得意何逾于此?“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人生之功业何逾于此?也如同赋中,曹孟德亦何与于我,乃在引出当年魏武之风采:“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故国神游”,苏轼只是借此一胜地,神追周郎之得意与功业而已。然而,此种得意与功业果然是人生终极意义之所系否?即使能赢得,亦不过随大江东去,一时忽焉淘尽,而今安在哉?执著于此已属可笑,何况自己多年来汲汲而为,竟乃徒然无成,不过赢得早生华发,毋乃太多情耶?既然人间种种无一真实,幻如梦境,于是“一尊还酹江月”。

为什么要酹此江月,此词却戛然而止。虽说诗贵含蓄,但也不免令人费解。好在苏轼把这个原因写进赋里,使我们不必乱作猜想。所以,赋和词原本就是互为补充,对应来看最好。苏轼自幼深爱庄子,庄子的哲学正好是从看到外物得失荣辱之不足为人生依据开始的,他于是从庄子得到了启示。庄子看到外物的不足据,就通过“齐物”来把我们的荣辱皆惊的心理化去,如果能够意识到“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于殇子,而彭祖为夭”,还有什么执著可言呢?在我们除去执著之后,就不再受到外物的束缚而使意志得以自由,这就是没有任何依待后的自由境界,庄子称之为“逍遥”。“齐物”实际上是把外物看作“无”,“逍遥”就是从“无”来的境界。牟宗三论庄子哲学极为精辟,他抓住道家哲学的核心名词“无”来分析:“‘无’就主观方面讲是一个境界形态的‘无’,那就是说,它是一个作用层上的字眼,是主观心境上的一个作用。把这主观心境上的一个作用视作本,进一步视作本体,这便好像它是一个客观的实有,它好像有‘实有’的意义,要成为实有层上的一个本,成为有实有层意义的本体。其实这只是一个姿态。”正是这个境界形态的“无”成为一种美,同时成为一个人生意义的栖居处所 既然人间种种俱同幻梦,被“无”掉了;难道人生就真的没有不如梦的么?有的,正是苏轼一樽还酹的“江月”。他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外物之关系到得失荣辱来看,自然实在是一个大变化者,在变化中我们显得无所寄托;但从“无”来看,就通过对这种大变化的超越使之转成了一种不变的永恒。本是对一切外物不执著而成就的“无”之过程,却被进一步视为本体,似乎有一个目的统摄万有,但此目的实非所有,只是一个姿态。在这一无一有之间,便成超旷,不粘不滞,纯任心灵之自由(“逍遥”),此所以为美。而此美即属于大变化的自然中,所以苏轼一再唱叹:“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可以说,苏轼在庄子的启发之下,从美中寻得人生的终极生存意义,而这种美就呈现在大变化的自然,如江与月中,所以要酹此江月。至此,人生的反思就已完成,这篇赋也从这种反思的完成中使人感到神完气足。通过这种反思,我们还可以贯穿起苏轼所有的黄州诗文,这些作品在互相映带之中也就越显其五光十色。

此赋写在因“乌台冤案”被贬黄州三年之后,此时作者已年近半百,名义上虽有团练副使的官职,而实际生活与行动并不自由,因借游赤壁之机,抒发矛盾而复杂的心情,阐发谪居生活中对人生的感悟。本文由明、暗两条线索贯穿着。一条是明线,是由“江”“月”为核心的景物线,另一条是暗线,以“乐”“悲”“喜”为中心的情感线。两条线并非等距分列,平行进展,而是拧成一股,随文意进展而自然延伸。文章依作者感情的起伏分成三个段落,先从明月清风交织成的江山风月之美景中写出作者由此而生的飘飘欲仙之乐;既而从悲凉的箫声和对历史人物的凭吊中跌入现实人生的苦闷悲伤;最后仍从眼前景物立论,以水与月的例子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宇宙、人生与水、月之变同理,皆可自其变与不变两方面来观照:自其变者而观,盈虚、消长、荣辱、得失,一切事物都在变化;自其不变者而观,则水、月、人、我,一切都无增无减,没有变化。对于可变者而言,物各有主,不可强求。这种齐生死、一毁誉、等荣辱、同忧乐、无是非的虚“无”思想和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虽然表面看不免悲观消极,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却成为作者人生逆境中调整自我,排遣忧愁,保持超然豁达乐观情绪的一剂精神良药。此理既明,主客于是转悲为喜,重又回复到旷达超脱的乐观心境中来。

全文紧紧依托月夜泛舟江上的特定情景,借景抒情,因景喻理;情随景移,景为情用,从而使诗情、画意、哲理浑然一体的。苏轼《前赤壁赋》所产发出的关于“辩证”与“变通”的世界观与人生态度,我们如能从辩证的、积极的方面予以吸收,那么在当今生存竞争日益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心理压力与日俱增的现实中,它对于协调改善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社会的紧张关系,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依然具有借鉴作用。

[阅读思考]

1.以《前赤壁赋》为例,谈谈宋代散赋的艺术特色。

2.苏轼的黄州作品,已经成为文学史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你能分析其中的深刻原因吗?

3.请结合《前赤壁赋》的阅读,分析作者是怎样将诗情、画意、哲理浑然结合为一体的? 苏轼的思想及人生态度,在今天看来,是否还有可资借鉴的价值?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