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学·清代词曲文献·清代文人散曲集

清代文学的文献·清代词曲文献·清代文人散曲集

清代的散曲文献有两大类:一为文人散曲,一为民间散曲。这些作品存于三类典籍中:一为专集,二为选集,三为散落见载于曲谱、文集、笔记、曲话、方志等文献中。

清代的散曲专集、选集,齐森华等主编《中国曲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列有61种,大致包括了今可见的绝大部分清散曲集。有代表意义者为以下若干种。

《鞠通乐府》 沈自晋作。3卷。作者自集,有《鞠通乐府》《瘦吟词楼》合刻本,民国金陵卢氏刻本。小令70;套数18。卷一题“黍离续奏”,内容为悼明亡及作者避乱之所历所感;卷二为“越溪新咏”,为作者避乱吴山咏怀寄友之作;卷三为“不殊堂近草”,集作者70岁以后之所作。

《晚宜楼杂曲》 毛莹作。1卷。附作者文集《晚宜楼集》中。小令31,套5。内容为感怀、忆旧、闺情、酬赠等。

《击筑余音》 题熊开元作。1卷。套1。有清初沔阳卢氏慎始斋刊刻本。赵氏《又满楼》刊刻本篇名题《万古愁》,曰“原名‘击筑余音’”,据全祖望跋,题归庄作,词句略有差异。

《坦庵乐府填香集》 徐石麒作。有清顺治年间南湖享书堂刊刻本。1卷。小令52,套10。多避世感怀之作。

《流楚集》 清初沈非病作。有清初何处楼刊刻本。残本1卷。套34,残套1。内容为吊古、感怀、羁旅、闺情、山林等,题材广泛。

《醒梦戏曲》 高珩作。有康熙年间刊刻本。1卷。小令31。主题均悟世。

《百末词余》 尤侗作。见《西堂全集》,康熙年间刊刻本。1卷。小令28,套2。内容为闺怨风情、羁旅行役、山林风景、高蹈玩世等。

《棠村乐府》 梁清标作。有清刻本。1卷。小令22,套18。内容与上略同。

《毛诗乐府》 题“剑叟谱正”。见清初《乔中和全集》附刻本。1卷。 套7。 均为栝《诗经》之作。

《鹊亭乐府》 陆楙作。有康熙年间南田草堂刊刻本等。4卷。套91。内容为写景抒怀、咏史咏物、警世劝学等。文语古奥。

《叶儿乐府》 朱彝尊作。见《曝书亭集》,康熙年间朱氏家刊本。1卷。小令43。内容为风景、赠别、悟世、题画等。另有民国年间任讷《散曲丛刊》本,增翁之润辑佚小令16首。

《墨庄词余》 林以宁作。1卷。有清抄本、《明清闺秀曲二种》本。套12。多寄远、怀人之作。

《世经堂乐府》 徐旭旦作。有《世经堂诗词集》附刻本,康熙年间名山藏刊刻。陈维崧、宗元鼎、尤侗编选。内容为良辰美景、别情闺怨、幽怀遗兴等。四卷。小令18,套51。其中22套重见于明施绍莘《花影集》。另,《世经堂集唐诗词删》中录徐旭旦小令16,套2。皆集唐诗成句之散曲。

以上为清初散曲集之重要者。清中叶后之散曲集则有以下若干种。

《樊榭山房北乐府小令》 厉鹗作。见《樊榭山房集》,有乾隆年间刻本。小令82。内容多为咏景抒情。

《冬心先生自度曲》 金农作。见清同治年间钱塘丁氏当归草堂刊刻《西泠五布衣遗著》。1卷。小令54。用调【竹枝曲】【枇杷歌】【湘中曲】【梧桐引】等,皆自度曲。内容多题画之作,间有纪游、咏景等。

《南北曲》 蒋士铨作。见乾隆年间《忠雅堂诗集》刊刻本。1卷,套12。均写景、题画之作。

《自怡轩乐府》 许宝善作。乾隆年间刊本。套28。均写景、题画之作。

《菱江集杂曲》 王庆澜作。乾隆年间刊本。4卷。小令7,套44。内容为感怀、题画、酬赠等。

《有正味斋南北曲》 吴锡麒作。见《有正味斋全集》,嘉庆年间刊本。1卷。小令70,套13。内容多娱景逸兴、纪游、见闻、题画等。

《红豆曲》 王景文作。有民国年间《变风变雅楼丛书》刊本。2卷。小令38,套31。内容为写景纪游、咏怀抒情、咏物记事等。

《烟波渔唱》 张应昌作。有道光年间刊本。1卷。小令25,套12。内容有感时、纪游、题画等。

《香消酒醒曲》 赵庆熺作。有道光年间《香消酒醒词》词、曲合刊本。小令9,套11。内容多赏花、赏月、闺情、感怀、题画等。

《弦索渔鼓词》 严廷中作。清稿本。1卷,小令51。自序云:“有时悼古,有时伤今。有时大笑,有时大哭。配不上柳七、东坡……在那红豆村中,豆花棚下,歌唱起来,也颇可遣闷消愁。”

《江山风月谱》 许光治作。见清道光年间海昌孟氏《别下斋丛书》刊刻本。1卷,小令53。内容多为写景抒情、咏物题画等。

《昨非曲》 刘熙载作。清光绪《昨非集》自刻本。小令4,皆悟世之作;套1,隐括屈原《山鬼》。

《东篱南北曲》 袁龙作。清抄本。小令24,套11。内容为言情、题画、酬赠等。

以上为清代主要散曲作品集。其反映的清代散曲文本刊刻的情况,察之可加深对清散曲文学的理解:其一,从其只有专集、别集,而无有综合性的选集——如元代之《阳春白雪》、明代的《南宫词纪》、《北宫词纪》等,可知散曲文学在清文人层已非普遍的兴趣所在;其二,从刊刻者、刊刻的方式,可知清代文人散曲大多已非面向大众,甚至也非面向一般文人,故“商业”性的散曲集出版物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在上层和下层两个文化空间中,清代文人散曲文学都是“边缘”性的。此一情形,与清中叶后“小曲”的刊刻正相对照:小曲之坊间刻本可谓无计其数,故“小曲”在清代虽不为文人所重,但却是下层文化空间中的“主流文学”。

清代文人散曲的数量当然不止于上列诸集,研究清代散曲,最基础的工作为散曲作品的收集整理,最初做此工作的在民国年间有任讷,其《散曲丛刊》中的《清人散曲选刊》,收集整理清人散曲集6种;卢前收集了清人散曲20种,惜未付印。约从20世纪30年代末,时为燕京大学教授的凌景埏着手编辑《全清散曲》,经20年未完而离世。谢伯阳先生继之,前后历近半世纪,于1985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了《全清散曲》,计收作者342人,小令3214首,套数1166篇。收罗详富,校订谨严,除个别点句尚可商榷,偶见一、二误排之字,全编颇为精到,为研究清代散曲最重要的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