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的内容

从作家文学的角度看,中国文学史是以诗、词、曲为主流的历史。在这里,“诗”指的是唐以前产生的以齐言为主要句式的韵文文体,包括《诗经》体、楚辞体、乐府体以及五、七言近体;“词”指的是以长短句为主要体式的特殊格律诗,亦即唐以后产生的依词牌或曲调格式填写的韵文;“曲”则指元明清三代的剧曲和散曲,主要指其中可用于清唱的部分。这些文体代表了传统的学术立场或学术视角。因为它们是作家擅于使用的文体,所以被看做经典文体,成为历代研究者观察其他文学体裁的出发点和标准。例如和宋以后文人词体裁相近的唐代民间曲子辞,在习惯上也称作“词”;和元明清散曲、小曲体裁相近的唐代通俗歌辞,在习惯上也称作“曲”。所谓“词曲”,事实上是全部音乐文学作品的代称。也就是说,我们不妨按照约定俗成的说法,把隋唐五代音乐文学统称为“隋唐五代词曲”,但应当在理论上明确,这一名称的实际内涵是音乐文学。

同样,关于隋唐五代音乐文学的研究,也是在“词曲研究”的名义下进行的。这种研究有两条路线:一是为探讨词和戏曲的起源而注意研究隋唐五代音乐文学,二是在研究敦煌发现的通俗文学资料的时候提出“曲”的概念。尽管这两者都是从旧的出发点起步的,但它们面对着新资料、新问题,因而构成20世纪中国学术的重要景观。以下是20世纪隋唐五代词曲研究的一些重要事件,它们正好可以说明: 词曲研究的发展历程,正是其音乐文学本质渐次披露的过程;或者说,是隋唐五代音乐文学成为独立的学术领域的过程。

——1905年,刘师培(光汉)在《国粹学报》上发表《论文杂记》,认为“古代诗多入乐,与词相同,而后世之词则又诗之按律者也”,因而提出“词出于古乐之别派”的主张。文学史研究从此走上由音乐文学角度入手研究诗、词嬗变的道路。

——1913年,在完成《曲录》《戏曲考源》《唐宋大曲考》等项研究的基础上,王国维撰成《宋元戏曲史》。这些著作首次对唐代歌舞戏、滑稽戏、大曲的资料作了系统论述。

——1920年,王国维发表《敦煌发见唐朝之通俗诗及通俗小说》一文,介绍《季布歌》《孝子董永传》等敦煌讲唱文,以及《西江月》《菩萨蛮》《凤归云》《天仙子》等敦煌曲子辞作品。作家文学之外的音乐文学领域,由此为人所知。

——1922年、1924年,日本铃木虎雄、青木正儿分别在《支那学》上发表《词源》《关于词格的长短句发达的原因》二文,对词的起源问题作了系统讨论。后文批评了朱熹的填实泛声之说;前文则列举了自六朝至晚唐的音乐文学资料,认为“词起于中唐晚唐之际”,而初盛唐间已有《回波乐》《舞马词》等用于燕乐。这一观点,后来被许多学者接受。

——1924年,罗振玉辑印《敦煌零拾》,首次公布《云谣集杂曲子》《佛曲三种》《俚曲三种》《小曲三种》等敦煌音乐文学资料,开启了对唐代音乐文学新体裁“曲子”的研究,以及对讲经文(罗振玉称“佛曲”)、变文与词文(罗振玉称“俚曲”和“小曲”)的研究。

——1929年,郑振铎完成《敦煌的俗文学》《词的启源》二文。前文首次提出了“民间杂曲”、“民间叙事诗”、“杂曲子”、“变文”、“俗文”等敦煌文学的分类概念;后文则批评了传统的“诗余”观念,认为“胡夷、里巷之曲”代表了词的两个来源。

——1932年,王易所著《词曲史》由神州国光社出版。此书列有《隋唐乐府》《唐代词体之成立》《唐五代诸词家》等小节,介绍了隋唐五代作家的音乐文学活动。

——1933年至1934年,龙榆生先后发表《词体之演进》《中国韵文史》等论著。这些作品从唐代文献中钩稽出大批曲子资料及歌唱资料,论述了词曲与音乐的关系、燕乐杂曲辞的产生与发展、令词在唐代的尝试及在西蜀南唐的兴盛等问题,为唐五代音乐文学提示了研究主线。

——1935年,朱谦之所著《中国音乐文学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从音乐角度论述了历代文学的演变。在《唐代诗歌》一章,论述了燕乐区别于雅乐的特点、诗与歌的关系、绝句之唱法等问题。同以往的著述相比,这是最接近音乐文学本质的一部著作。

——1937年前后,向达、孙楷第分别发表《记伦敦所藏的敦煌俗文学》《唐代俗讲考》《唐代俗讲轨范与其本之体裁》等文。向达对敦煌文学作出了较符合原本面貌的分类,即分为变文、词文、故事、白话诗、俗赋五类,并系统论述了唐代俗讲的仪式、文本、起源和演变;孙楷第则进而讨论了唱经、吟词、吟唱与说解之人、押座文与开题等音乐仪式问题。

——1950年至1955年,王重民《敦煌曲子词集》、任二北《敦煌曲初探》《敦煌曲校录》先后出版。前书是第一部较为详备的敦煌曲子辞总集;后二书则分别在理论上和资料上,为敦煌曲子辞及其艺术形式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1954年,周绍良编成《敦煌变文汇录》;1957年,向达、王重民、王庆菽、周一良等编成《敦煌变文集》,为敦煌讲唱文学(包括变文、讲经文、俗赋、论议文、词文等)研究提供了较为完备的资料。

——1958年至1987年,任半塘(二北)先后出版了《唐戏弄》《教坊记笺订》《优语集》《唐声诗》《敦煌歌辞总编》等著作。作为唐代音乐文学研究领域集资料大成的著作,也作为系列成果,这些作品借助戏剧起源、词调形成这两个学术争议问题,全面揭示了隋唐五代音乐与文学的复杂关系。

——1985年,王昆吾完成《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集》二书,为隋唐五代音乐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较详明的分类体系和作品总集,同时深入考察了隋唐五代诸种音乐体裁及相关文学品种的起源与发展。1991年至1995年,他又先后出版了《汉唐音乐文化论集》《唐代酒令艺术:关于敦煌舞谱、早期文人词及其文化背景的研究》二书,进一步联系酒筵游戏和敦煌令舞,阐明了后世词律的来源。

上述工作,开辟了隋唐五代音乐文学研究的领域,使这一时期音乐文学的面貌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为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综合各家研究成果,本章大略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