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罗克风格

巴罗克风格

指约在1580年至1680年间欧洲文学中流行的一种风格。若从整体上看西方文学,完全可以用巴罗克风格来概括从文艺复兴衰落到启蒙运动兴起这段时间的文学风格。但是,人们并没有普遍承认巴罗克风格是这一时期西方文学的惟一标志。各派学者从各自民族文学传统出发,对这一术语进行了强烈的抵制。鉴于该术语本身十分晦涩艰深,因此有必要对其词源及其在艺术和文学上的应用历史作一探讨,以便澄清对巴罗克风格这个术语的各种误解,揭去蒙在它上面的神秘面纱,从而可以进一步探索它所代表的那一时期西方文学艺术风格的具体表现。

一、巴罗克一词的词源

一般认为,该词来源于葡萄牙语barroco (意为“形状不规则的珍珠”)以及后来的拉丁语verruca(意为“倾斜”“树瘤”)。但这一观点之所以难以成立,不仅在于从语言学的角度看根据不足,而且在文献上也找不到证据。据查考,巴罗克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圣·贝尔纳丹、维韦斯、伊拉斯谟、蒙田、费拉里、索尔达尼、圣西门等人的作品中,指中世纪后期的迂腐学究们死抠逻辑的荒谬与怪诞。

二、巴罗克风格这一术语在文学艺术批评史上的渊源

该词主要作为“荒谬”与“怪诞”的时髦同义语的用法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后,两位艺术史家开始把它用于批评,并对其意思作了限定。1855年,J·伯克哈特首先限定了巴罗克风格的历史含义。1888年,H·沃尔弗林又剔除了巴罗克一词的贬义外延。于是,这一术语便很快被人们接受,用来表示继文艺复兴高潮之后一段时期的艺术风格。在19世纪初,人们采用“风俗派”这个术语,更加确切地描述介于文艺复兴高潮与巴罗克艺术兴起之间的那一段艺术。在文学方面,首次使用巴罗克风格这一术语的是沃尔弗林。他在1888年出版的《文艺复兴与巴罗克风格》一书中,阐述了文艺复兴作家阿里奥斯托与巴罗克作家塔索之间的风格差异,并进一步指出,在文艺复兴作家波瓦阿多与巴罗克作家伯尔尼之间也存在同样的风格差异。他还追溯了从波瓦阿多到塔索在风格上由清晰的视觉想象,逐步转变为注重情绪与氛围的发展过程。沃尔弗林所作的有关文艺复兴风格与巴罗克风格之间的对比分析,开创了将巴罗克风格应用于文艺批评的先例。

巴罗克风格在描述艺术史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一直推动着批评家用它来描述文学史上的相应风格。1922年,特奥菲尔·斯波里发表了力作《文艺复兴与巴罗克风格——阿里奥斯托与塔索》,深入探讨了沃尔弗林提出的巴罗克风格问题。在这之前,沃尔弗林曾出版了新作《艺术史原理》(1915),对文艺复兴艺术风格与巴罗克艺术风格的差异作了具体的分类阐述。他认为前者是闭合形式,后者是开放形式;前者重线条,后者重色彩等。一些文学史家试图在文学风格评论上,直接沿用沃尔弗林提出的这种从艺术风格的差异进行分类的方式;另一些文学史家则把这种分类作为参考,借以研究巴罗克文学风格的特征。前一类文学史家有D·H·罗顿等,后一类文学史家有I·伯芬等。伯芬以沃尔弗林的论述为出发点,研究了连接词的省略、词语的重复以及矛盾修饰法等纯文学技巧,归纳出了表现力、戏剧性、多变性等一般文学特征。W·西弗在1955年发表的《文艺复兴风格四阶段》更显明地反映出沃尔弗林观点的重大影响。西弗把文学和艺术这两个领域中的风格,都归入由沃尔弗林及其他学者提出的一组普遍风格之中。由此,他试分出四类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如英国诗人斯宾塞;奇癖个性风格,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李尔王》;巴罗克风格,如莎士比亚的《奥赛罗》、弥尔顿的《失乐园》;后巴罗克风格,如英国诗人德莱顿、法国诗人拉辛的作品。

沿循沃尔弗林观点的学者们在他们的研究工作中,不同程度地认识到把艺术风格分类应用于文学风格分类有着很大的困难。这些困难最终仍未获得解决。观点比较独立的学者们,纯粹立足于文学的美学原则,对巴罗克风格在文学范畴的定义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成果。弗里茨·斯特里希是这类学者中的先驱之一。他在1916年提出:连接词省略这一修辞手法,至少在德国诗歌里是巴罗克风格最突出的特征。1929年,H·哈兹弗尔德在对法国宗教抒情诗的分析中,超越了修辞及句法的范畴,提出巴罗克风格的典型特征是内容方面的隐晦对立及孤独感等。嗣后他在《由艺术通往文学:法国文学新论》(1952)一书中,进而指出了巴罗克文学艺术的一些普遍特征,诸如:抨击时尚、逃避现实、旷达不羁等。

三、巴罗克风格在欧洲各大国家文学中的影响与地位。

1.德国:巴罗克风格这一术语首先被德国艺术史家采用,并在斯特里希、维埃托尔等人的早期作品中出现。尔后,便为文学学者所普遍接受。现在德国文学界一致认为,以格里梅尔斯豪森、格里菲乌斯、安格鲁斯等人为代表的那一时期的文学是巴罗克文学。

2.西班牙:16至17世纪的一百多年间是西班牙文艺复兴的辉煌时期,其传统名称“黄金世纪”一直沿用至今。批评家们也称该时期为巴罗克时期。其主要作家有塞万提斯、洛佩·德·维加、克韦多等人。贡戈拉被认为是巴罗克风格最突出的代表。

3.法国:法国文学批评界对巴罗克风格研究的兴趣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其兴起的原因有两点:其一,人们对古典主义以及文学史上的“伟大世纪”进行了重新评价;其二,人们对圣阿芒、泰奥菲勒·德·维奥等诗人进行了重新评价。蒂埃里·莫尔尼耶的评论文章与文选和M·雷蒙的著作,均为法国文学界对巴罗克风格研究的重要著述。这一领域的首要专著应推J·鲁塞的《法国巴罗克时代的文学:马戏与孔雀》(1953)。

4.意大利:相对而言,巴罗克风格在意大利并不盛行。在诗歌方面,自塔索、马里诺、塔索尼之后,便鲜有有影响的人物了。后世对马里诺及其后继者的研究主要关注他们的技巧细节、个人传记以及他们对同时代的法国、德国和英国诗人的影响。批评界却往往认为马里诺的风格是一种弊病。克罗齐把巴罗克风格视为卑俗趣味的同义语。但是近几十年来,意大利文学批评界对巴罗克风格的兴趣有所上升。自1954年至1962年之间就召开了三次关于巴罗克风格的学术研讨会。

5.英国:英国的文学批评家对巴罗克风格的兴趣最为淡漠。其原因之一,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两个时期恰巧与亨利八世及伊丽莎白一世两个王朝在时间上相吻合,而在欧洲其他国家巴罗克风格兴起之时英国已进入詹姆斯一世时代。因为英国文艺复兴的鼎盛期较晚,与巴罗克风格的兴起时间接近,所以这两种风格曾一度并存.而其区别往往为人们所忽视。现在批评家已经开始区分这两种不同的风格。值得一提的是莫里斯·克里尔关于巴罗克散文风格的分析,开拓了区分这两种不同风格的方向。

四、诗歌中的巴罗克风格

在研究诗歌中的巴罗克风格时,切忌把巴罗克风格视作一种永恒不变、贯穿所有时代的文学现象,或者把它局限于反改良的艺术范围,或者全盘照搬艺术史的标准对它进行评论。较为可取的途径是对诗歌中的巴罗克风格作独立的研究,从对具体作品的探讨出发,综合出其文学特征,如诗歌运用修辞格的特点、表现时间的特点、诗歌的戏剧性情景及其所暗示的世界观等。

批评界对巴罗克风格特征的共同看法是:它大量使用双关语或奇特的明喻等修辞手段。例如:多恩诗中所用的指南针这个意象,马里诺的名句“如果他不能享受睡眠,他至少能够享受死亡”的意象(亦即“睡眠”)。巴罗克风格的这一特征是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思想习惯的反映。当时就有把写作喻为“笔耕于纸”之说,而彼特拉克则创造了“我在燃烧,我宛如冰”的警句。有的批评家指出,英国的玄学派诗作通篇使用连续隐喻,也属巴罗克风格的一种体现。

如果把诗歌看作是时间范畴内的一种交流,那么时间本身就成了诗歌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文艺复兴诗歌对时态与时间关系的运用一般比较简单。巴罗克诗歌不仅对时间的性质与流逝作出明显的表述,而且还主动地操纵时间因素,利用时间的矛盾来获得特殊效果。

诗歌的戏剧性情景指叙述者与听众或读者之间的相互反应。文艺复兴诗歌往往首先提出一种观点,然后加以阐明。巴罗克诗歌则与此相反,首先提出一种试探性的观点,然后经过人物之间的相互反应,逐步改变原先的观点,最后转换为一种新的观点。

巴罗克诗歌的第三个风格特征在于其世界观。巴罗克诗歌所表现的思想范畴广阔,从美丽到丑陋,从瞬间到永恒,从笃信宗教到信仰自由,从自我中心到无私忘我,几乎无所不包。如此广阔的思想范畴出现于巴罗克诗歌之中并不足为奇。因为那一时期的思想家蒙田、笛卡儿、霍布斯等都曾表述过这类观点。蒙田的名言:“我不描述现在,我描述过去”可以视为这些思想家的典型心态。那一时期的常见用语是“失衡”“失望”之类,他们所表达的是对存在的矛盾现象的暂时性解决。

关于巴罗克诗歌风格的理论阐述应强调一般与个别之间的平衡,应注意把那一时期的主要作品同他们以前及以后的作品明确区分开来,以便辨明巴罗克诗作的风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