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刑名律令·传统园林和园林建筑
中国传统园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具有可行、可望、可游、可居功能的人工与自然相结合的形体环境。构成传统园林环境的主要元素有山、水、花木和建筑。传统园林是多种艺术的综合体,反映着传统哲学、美学、文学、绘画、建筑、园艺等多门类科学艺术和工程技术的成就。按照隶属关系,传统园林可以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和风景名胜四大类别。
与传统建筑的发展模式相类似,传统园林也是在绝少外来影响的条件下,由中国传统文化培植而生长演进的,因而表现出深厚的历史与民族特性。
传统园林中最先出现的类型是皇家园林。据《史记·殷本纪》,商纣王曾“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纣王还曾在这里“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从此成为荒淫无度的代名词。《诗经·大雅·灵台》所吟诵的周文王灵囿则完全是另一个样子:“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翯翯。王在灵沼,於牣鱼跃。”从这两个简略的记载推测,当时园林中主要建筑物只有台,台的形式只是“积土四方而高”(《吕氏春秋·仲夏纪》高诱注)。园中开挖池沼,蓄养野兽、牲畜和鱼。这种园林称苑或囿。另据《周礼》、《孟子》等先秦文献,两周时天子与诸侯皆有苑囿,规模可能有制度上的规定。苑囿位于国都之郊,由囿人管理,天子诸侯在苑囿中进行畋猎和游赏。周文王的灵囿允许平民割草采薪猎兔,被认为是仁政的美德。
秦汉的苑囿自有一番统一大帝国的气派。秦设上林苑,有百余处离宫。西汉在长安西郊延用并扩展秦上林苑,其东至蓝田鼎湖宫,西至盩庢长杨宫,北界渭水,南至终南山,“缭以周墙,四百余里。离宫别馆,三十六所。神池灵沼,往往而在”(班固《西都赋》)。秦汉苑囿中种植有大量果木。一次“秦大饥,应侯请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枣栗,足以活民,请发之”。(《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汉上林苑中也种植有大量名果和异树,仅果木就有近百个品种,如梨10种,枣7种,栗4种,桃10种,李15种等。“朝臣所上草木名二千余种”。(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这时的种植带有明显的生产目的:食果用材。汉较秦更多地带有了观赏目的,同时也仍放养野兽以供畎猎。汉的上林苑中更“有九真之麟,大宛之马,黄支之犀,条支之鸟”,以观赏猎奇(《西都赋》)。苑囿中建有规模极大的豪华建筑群,称为宫或观。就大范围讲,是苑中建宫;就建筑组群看,宫内又设苑。建筑形式,仍有很多台;同时,“观”在文献中也大量出现,推测是台榭式建筑,功能以登高观望和处高以待仙人为主。各建筑间常连以阁道。苑内开凿池沼。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为训练水军与昆明国作战,在长安城西沣水潏水间开昆明池,面积约10余平方公里。池内偏北建有豫章观。池之东西立石雕牛郎与织女,赋予大池“似云汉之无涯”的意境。建章宫是上林苑内的朝宫,在其宫殿区之北,开有太液池。池中央建有高达20余丈的渐台,并堆筑三个岛屿,象征渤海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开创了皇家园林中“ 一池三山”的仙苑主题与布置模式。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的特殊时期。这是一个政治上动荡不已、战祸频繁的时期,又是华夏各族大融合的时期。这也是一个思想活跃的时期,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受到挑战,论道谈玄成为时髦的风尚,佛教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文学方面,出现了《水经注》这样以山水为主题的鸿篇巨著和清新的山水诗和田园诗。绘画则产生了独立的山水画和讲究气韵的绘画理论。也就是在这个时期,造园活动逐渐走出皇家并首先在上层社会普及,并升华到艺术创作的境界。
私家园林在两汉文献中尚不多见。西汉文帝第四子、梁孝王刘武,东汉桓帝时的外戚、大将军梁冀,西汉武帝时茂陵邑富户袁广汉等人建有私园。刘、梁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袁则富可敌国,这三处私家园林规模均极大,其内容和布置似与秦汉皇家苑囿差别不大。值得注意的是三园均人工筑山。刘武之山为土筑,并以石建落猿岩、栖龙岫以点景。梁冀亦起土山“十里九坂,以像二崤。深林绝涧,有若自然”(《后汉书 · 梁统传》)。袁广汉园“构石为山,高十余丈,连延数里”(《西京杂记》卷三)。到魏晋南北朝时,私家园林的记载丰富起来。北方的洛阳,南方的建康、吴郡是私园的集中地带。从造园选址看,已有了城市宅园和郊野别墅园的区分。其中南朝园主多为中原南渡士人,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他们对自然山水一往情深,取得深刻的审美认识并做出准确的描写。尤其是状物写情,把自然山水对人性的陶冶发挥得淋漓尽致,演成时代的审美风尚。他们把自己的认识融入造园活动中,所建别墅山居,代表了这时期造园的最高水平。
私园中的山,已不再以高广取胜,而代之以模仿自然山林景观。大司农张伦造景阳山“有若自然,其中重岩复岭,嵚崟相属,深蹊洞壑,逦递连接。……崎岖石路,似壅而通,峥嵘涧道,盘纡复直”(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梁湘东王的湘东苑假山,筑有长200余步的石洞。别墅山居也非常注意选址布局与自然景观的结合。东晋望族谢灵运在会稽的庄园别墅极具典型意义。他所作《山居赋》对此作过出色的描述。私园中均有水,其形态或傍山为池,或缘堤为渠,或依势为曲溪清泉,创造了多样化的景观。园内植物的配置也以观赏和创造离俗的气氛为出发点。如西晋石崇金谷园,以柏树为主要树种,又在前庭种沙棠,后园植乌椑,林中点缀石榴和梨花。张伦景阳山高林巨树,悬葛垂萝,完全是自然山林景致。松柏、竹、梅、菊等被赋予高洁的品格,为士人师友,成为千古不移之论。园林建筑有亭、堂、斋、馆、楼、阁、廊、桥等,类型已很齐全。湘东苑中的建筑,有通波阁、临水斋;芙蓉堂、连理堂、修竹堂;映月亭、明月楼、阳云楼、临风亭等名目,均有一定的主题。估计为了便于观赏花木山水风月,园内建筑布局应是采取了灵活自由、因景设点、得体合宜的方式。私家园林景观布置的日渐精致,为山水园林的日趋小型化打下了基础。
这时期的皇家园林建设活动,虽然必然要受到时代思潮和审美风尚的影响,但其主要发展方向仍是按秦汉以来的传统相沿成习。其造景思路基本上仍是仙苑主题,甚至一池三山的具体布置方式也加以沿用。在邺城,曹魏在城内造铜雀园。后赵在邺南城之西大起华林园。北齐沿用并改建,称仙都苑。在洛阳,曹魏因东汉旧苑扩建芳林园为宫北御园。西晋仍其旧,称华林园。北魏将它规划于全城中轴线上,居宫城之北,并加改建。南朝皇家园林建于玄武湖南,主体也称华林园,自东晋至陈,五朝经营未改。较之秦汉苑囿,皇家园林的变化大致表现在4个方面:①限于国力,规模远较秦汉为小。直接截取大片自然山林为苑囿已不可能。为适应这种情况,造园也不得不首先整建山形水系,集中表现自然山林的某些审美特征。这方面表现出与私家园林相似的趋向。②园中建筑类型丰富,追求华丽奢靡的风格和奇巧的制作。③娱乐与游赏并重。如设以水力推动的鱼龙曼延之戏,设买卖街模仿市井贸易。④在御苑中出现了佛寺。
寺观园林诞生于这个时期。佛教僧侣和道家信徒在寻找远离城市喧嚣的清幽洁净之地以结庐修持方面颇具一致性。宗教热情与当时社会对山林美景的欣赏相结合,使山野之地的宗教寺观带有明显的园林情趣。《世说新语·栖逸》记“康僧渊在豫章,去郭数十里立精舍,旁连岭、带长川。芳林列于轩庭,清流激于堂宇。”佛教高僧慧远自襄阳拟赴广东,路经浔阳,为庐山风景所吸引,遂在庐山久住,影不出山。《高僧传》记慧远时所建东林寺“却负香炉之峰,傍带瀑布之壑。仍石垒基,即松栽构。清泉环阶,白云满室”,令人神往。值得注意的是康僧渊被时人视为栖逸的隐士,慧远则主张佛儒合明,外来佛教已与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寺观园林与俗家的山林别墅在形式和意境上也就并无分别。此外,由于北魏以来上层统治阶级舍宅为寺的风气流行,住宅改为佛寺,宅园也就成为寺园,如洛阳冲觉寺园、河间寺园等,与俗家私园也无区别可言。
具有公共游览性质的风景点的建设也在这个时期萌芽。南朝刘宋的南兖州刺史徐湛之在广陵城北的高地河池中,建风亭、月观、吹台、琴室,广植花木,召人游览。一些地方官员利用城垣或近郊高阜建楼阁以登临远眺,揽景抒怀。如江宁的景阳楼、镇江的北固楼、九江的庚楼、武昌的南楼、建康瓦棺阁等,均为一时名楼。
隋唐时期是传统园林全面发展的时期。强盛的国力,经济的繁荣为园林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私家园林的建设已大为普及。仅洛阳一地,在贞观、开元年间私园就逾千家。西安郊区中堡村一座唐墓中出土了三彩水池、假山、八角亭模型,是唐代私园山池院的写照。一代诗豪白居易在洛阳履道坊经营宅园十余年,著《池上篇》记叙其事。宅园占地17亩,其中房屋占1/3,水面占1/5,竹占1/9,建筑密度与园林配置比例适度。园在宅之北,以水池为主心。池中设三岛,中岛建亭,并有西平桥、中高桥连系岛与池岸。环池有路,常穿竹而行。池西岸有琴亭,北岸有书库,东岸有粟廪。池中种植紫菱白莲,园内点缀两块太湖石、天竺石,还放养两只华亭鹤。园中气氛儒雅而潇洒。诗人、画家王维的辋川别业和官居相位的李德裕的平泉庄代表了私人郊野别墅的两种模式。辋川别业在陕西蓝田西南,这里山岭环抱,溪谷辐凑,故名辋川。别业仅是就天然山水稍事整理,植物配置偏重于按品种大面积分片栽植,并以此设景命名,似经人工又不露痕迹。园中建筑物很少,见于题咏的只有3~4处,点缀于山林岗阜之间。主要厅堂文杏馆以文杏木为梁,香茅草为顶,强调质朴野趣。平泉庄在洛阳城南,靠近龙门伊阙。园内以人工雕凿山形水脉以象天下名山大川。建台榭百余所,若造仙府。最为李德裕珍视的是庄内栽植的品种非常丰富的名贵花木和收存的天下怪石。平泉庄充溢的是富贵豪华之气。与后代相比,唐代著名私园范围仍很广大。但在唐人诗文中却颇多对小园池的赞美。这一方面可能反映着唐代一般宅园的实际情况,另一方面也表达了人们对小园的欣赏与追求。
皇家园林兴作极盛。大内御苑、位于郊野而可长期居住的离宫御苑和为临时居停而设的行宫御苑已有了明确的划分,各自有规划特点。隋东都洛阳西苑,是一座在规划设计上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大内御苑。它位于洛阳西部,北枕邙山周围200里的平原上。苑以人工开挖的河湖水系为组景骨干。中央是北海,周长10余里。海内筑三仙山,海北有曲折的龙麟渠,沿渠设置十六院,每院为一组建筑群,外环水渠,三面架桥,内植奇花。海南另凿五湖,湖中积石为山,以渠水勾通五湖与北海。在海山之间,亭殿屈曲环绕。西苑是在平陆地段用人工布置山形水系,在其间设园中之园的布局手法,为后世在园林中设置多样化的景观开辟了途径。
唐代在长安北郊设有规模宏大的禁苑,城内还有大明宫苑和兴庆宫苑;近郊有曲江芙蓉苑。长安附近还有麟游九成宫、骊山华清宫等多处离宫别馆。禁苑东西27里,南北33里,将汉长安故城包纳在内。苑中建宫亭池园24所。南内兴庆宫占一坊半之地。北半建宫殿,南半为龙池。池内遍植菱荷,池北堆土山,建沉香亭;亭周栽植极名贵的牡丹花。
风景点和风景区建设在唐代有更大的规模。颜真卿对湖州、柳宗元对永州的景点开发,因诗文而流传后世;白居易对杭州西湖的开发则给后人留下举世闻名的优美景区。在城郊建楼置景、观景仍是很流行的作法,如仪征扬子江楼、安陆白云楼、荆州曲江楼、潮州揭阳楼等。最著名的是以诗画并行于世的南昌滕王阁、武昌黄鹤楼和岳州岳阳楼。
寺观园林也得到空前发展。在城市中,因中国佛教的入世特征,寺院对市民开放,寺院园林也刻意以植树莳花创造愉悦的入俗气氛,演化为城市公共游览场所。在山野,佛教各宗派均占名山建寺。道家也采用类似的作法。建有巨刹道场的名山,如四川峨嵋、山西五台、浙江普陀、安徽九华,均成为风景名胜区。其核心则为寺观建筑群。它们在利用地形、美化环境、创造气氛方面,有高超的独到经验。
自两宋到清初的700余年间,中国传统园林基本沿着上述轨道持续地演进发展直至成熟。其间给园林发展予巨大影响的,有建筑、园艺、绘画与文学。
宋代是中国木构建筑全面成熟的时期。其外观秀丽典雅,形式丰富多样;平面布局、立面构图和空间组合方面均取得很高的成就。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在园林中的适应性,使园主可以随心所欲地按园林意境要求去设置建筑,甚至创造出新的建筑类型。而中国传统建筑自身的特点,也使它很容易与自然环境有机地契合。
宋代以后,对植物的栽培驯化技术有很大进步,成长为一门专门技艺,出现了从事这项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记录花木的专书。人工物种不断出现,国色天香的牡丹在唐代还价值十户中人赋,至宋代则已培育出上百个品种。远方的奇花异草号为难养,这时也在洛阳培植成功。人们对植物的欣赏也更为细致入微,开始强调草木的个性与造型美,盆景艺术也因此产生。园艺的进步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景观。
绘画艺术在宋代受到特殊的重视,其艺术创作的途径和手段与山水园林艺术创造是相通的。两者都需要把艺术的对象提炼、集中、概括、典型化之后,再将它们于咫尺间表达出来。山水画启发着造园家的意匠,有些造园家本身也是画家,或有很高绘画修养,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园林中的山水不再是自然界具体山水的模拟与重复,它是经过艺术家高度概括、凝炼,融入了主观情感、表达着某种意境的艺术环境。这种认识贯穿在唐宋以来的园林创作活动中,成为山水园创作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品评标准。
宋、明的文学创作也同样给园林艺术予巨大影响。一方面,山水诗文、游记、园记从文学的角度开拓了园林美的视野;另一方面,诗文创作同样讲求意境,与绘画艺术、园林艺术表现为较高层次的共通。所以诗情常用来喻画,画意常用来评诗,而诗情画意正是传统园林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宋代以来,叠石的应用要大大超过前朝。宋代兴建艮岳,积时六载,造成历史上罕见的宏大石山。其石从各地运来,以太湖石和灵璧石为主。艮岳的太湖石体量大,形态美。它们立于石山上,主要不是为了加大山的体量,而是增添景观。宋徽宗为巨石赐名,雕刻填金,并加以记录,编为石谱。此后不久,金人攻入汴梁。亡宋以后,将太湖石辇运中都大宁宫(今北京北海公园琼岛),可见太湖石在当时也弥足珍贵。叠石之风,自宋而盛。小型化的庭园内多叠石山,有的并置峰石组景。对于奇石的寻求,也成为文人的一种雅好。
南宋以来,私园最盛处在湖州、苏州、杭州、扬州。明代南京、太仓也有大量兴建。它们集中地表现了传统园林的四大特色,即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统一;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其中优秀作品遗存至今的,还有苏州网师园、拙政园(图344)、留园,扬州个园,无锡寄畅园等。
中国传统园林建设活动的最后一个高潮是康熙晚年至乾隆时期的皇家离宫御苑的建设。其最辉煌的成就,是北京的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畅春园、圆明园)和承德的避暑山庄。这些御苑全都拥有广大的面积和富于变化的地形(仅圆明园为平陆造园)。园内均选平坦之地集中安排宫殿区。全园划分为若干大的景区,在景区内按不同意境安排景点,各景点成为彼此既有联系、又被分割的相对独立的园中之园。这种布局特点与隋代洛阳西苑一脉相承。这些园中园的造景意匠,常模仿自江南私园和风景名胜,表现了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清高境界的企慕。但同时,对皇家气派的追求仍是御苑的主题。其手法首先是突出开阔辽远的空间感。其次,加大建筑体量,讲求建筑形式美,置建筑为园林构图中心,以表现富丽辉煌的艺术效果。建筑群的布局也往往相当规整,给园林景观带来一定的损失(图345)。类以外,还有军事建筑、商业建筑,以及桥梁等公共交通设施,坊表等建筑小品。其中长城经历了2 000余年历史,延袤万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大石桥)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7),是世界上第一座敞肩单拱石桥。类似结构在西方出现要到700年以后。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卓越成就。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表现在构造方面,核心是以木材为主要材料;采取了框架构造体制;并由此产生了建筑外观上独特的风貌。表现在施工设计上,是很早就采用了模数制的设计手法,促成了建筑物的标准化和快速便捷的施工。
如果把中国传统建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来考察,对它的特征的表述则众说纷纭,还没有形成学术界公认的确定之论。大体上似可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
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
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③传统建筑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同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很少产生宗教狂热,专门为神建造的建筑极少出现。中国宗教的入世特征表现为宗教建筑的“人本主义”倾向。
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它引导人们对建筑群做动态的观察体验,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在园林中表现意境,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以至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从20世纪初起,中国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继发生重大变化。随着其他建筑体系的作品越来越多地移植,新的建筑材料也逐渐显现出取代传统材料的趋势。中国建筑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根本变革。但同时,对中国传统建筑所包含的丰富内容和所取得的科学成果的研究却方兴未艾,并引起日益广泛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