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传统音乐·乐器和器乐
乐器是人类选用自然物质材料,经过加工制作而成的用以演奏音乐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器具。器乐是人类用乐器演奏出的各种不同情感、不同风格和不同型态特征的音乐体裁。
中国传统乐器和器乐,历史久远,种类浩繁。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能吹七声音阶和演奏乐曲的骨笛(图181),距今已有7 000多年历史。原始社会时期,除骨笛之外,已有实物可见的乐器还有骨哨、陶埙、陶钟和石磬。先秦时期,编钟、编磬、铜鼓、镛、钲、铃、缶、柷、敔、鼗、鼓、琴、瑟、筑、籥、管、篪、龢、竽等乐器,得到普遍使用,“琴瑟之乐”、“钟磬之乐”(图182),是此期的主要乐种。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乐器又新出现芦笙、笳、角、笛、筚篥、筝、直项琵琶(阮咸)、箜篌等,鼓吹乐和古琴音乐在此时期引人注目。隋唐宋元时期,新出现的重要乐器是曲项琵琶、奚琴、三弦、唢呐等。小型器乐合奏如细乐、清乐之类亦得到发展。明清至近代,包括变体在内的各种乐器,数量已达百种以上。除许多乐器均能独奏之外,弦索乐、丝竹乐、芦笙乐、吹打乐、清锣鼓等器乐合奏形式,亦出现众多种类并在演奏技艺上达到较高水准。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传统乐器便有了根据乐器制作材料来归类的分类法,当时称为“八音”。如钟、镛、钲、铃、锣等用金属制作,归为“金”类;磬、编磬等用石料制作,归为“石”类;埙、缶等用陶土烧制而成,归为“土”类;鼗、皮鼓等用动物皮革为鼓膜以供敲击,归为“革”类;琴、瑟、筝、琵琶、胡琴等用丝线作琴弦以供演奏,归为“丝”类;祝、敔、拍板、木梆、木鱼等用木料制作,归为“木”类;笙、竽、芦笙等用葫芦或木瓢为发音共鸣斗,归为“匏”类;篪、箫、笛等用竹管制作,归为“竹”类,这样“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共八大类,故称“八音”。此种分类法起于周代(《周礼·春官·大师》),延续于清末,至近现代才由另一种分类法所取代。
近现代取代“八音”归类的分类法,将中国传统乐器划为四个大类,即“吹奏乐器”、“拉奏乐器”、“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简称“吹、拉、弹、打”。这是根据民间艺人称呼习惯和乐器演奏方法特征来归类的一种方法,它具有通俗、明晰、易于理解和认识的特点。如笛、唢呐等用口吹奏发音,即归入“吹奏乐器”;二胡、马头琴等用弓擦弦靠“拉”奏发音,即归入“拉奏乐器”;三弦、琵琶等用指头或拨子弹奏发音,即归入“弹奏乐器”;鼓、锣、梆等用槌敲击发音,即归入“打击乐器”。这种分类法至今仍有运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国乐器学学者在原有各种分类法基础上提出的按乐器发音方式及声学原理来分类的方法,开始在中国传统乐器分类研究中得到运用,这种分类法将所有乐器分别划归为“体鸣”、“膜鸣”、“气鸣”和“弦鸣”四大类。照此,钟、磬、锣、钹、梆等,经敲击由器体振动发音,归为“体鸣乐器”;各形制单面皮鼓和双面皮鼓,经敲击鼓面由皮膜振动发音,归为“膜鸣乐器”;埙、笛、箫、笙、唢呐等经吹奏由空气振动发音,归为“气鸣乐器”;二胡、三弦、琵琶、古琴等经擦奏或弹奏由弦线振动发音,归为“弦鸣乐器”。下述各类乐器,即采用这种分法。
体鸣乐器 中国迄今所见年代最古老的体鸣乐器遗物是陶钟和石磬。陕西长安客省庄和河南陕县庙底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陶钟(图183),造型与后世青铜钟相似,一般认为是青铜钟的祖先。青海乐都柳湾和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石磬,打制而成,造型古拙,发音清亮,是所知最早的石制体鸣乐器之一。春秋战国时期,“钟磬之乐”在各诸侯国宫廷中得到空前发展,1978年6月湖北随县擂鼓墩战国遗址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因精湛的工艺、宏伟的造型、优良的发音和完善的律制而震惊世界,被誉为是壮观的“人间奇迹”(图184)。同一遗址出土的编磬亦相当完整。在西南边陲,少数民族使用的体鸣乐器铜鼓亦有惊人发现,云南楚雄万家坝和祥云大波那出土的战国铜鼓至今发音宏亮,是当今已知年代最早的“蛮夷系”铜鼓之一。其后,中国传统体鸣乐器经历2 000余年发展,至今常用和曾失传现又恢复使用的有编钟、方响、铜鼓、各类锣(云锣、大锣、小锣、汤锣、乳锣、铓锣)、各类钹(大钹、小钹、大钗、小钗、水钗、碰铃)、各类板梆(拍板、竹板、梆子、木鱼、手梆、木鼓)等。上述乐器中的编钟、方响、云锣等,由多件不同音高的单体编排而成,可以敲击音阶,演奏曲调,属于旋律型体鸣乐器;其他乐器只用单体敲击,虽有一定音高,但只能奏节奏,不能奏曲调,属于节奏型体鸣乐器。中国传统体鸣乐器在器乐乐种“清锣鼓”、“吹打乐”以及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中,常与膜鸣乐器组合成“打击乐器组”演奏“锣鼓经”(打击乐谱),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和音乐特色。
膜鸣乐器 中国迄今所见年代最早的膜鸣乐器遗物,是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出土的鼍鼓(图185),它用鳄鱼皮为鼓膜,此与古文献所记“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山海经 ·大荒东经》)的传说相关联,证明它是中国远古先民最早使用的膜鸣乐器之一。随后各个朝代,此类乐器得到极为多样的发展(图186),至近现代,其种类已有数十种,常见的如大鼓、小鼓、扁鼓、堂鼓、板鼓、太平鼓、八角鼓、腰鼓、长鼓、蜂鼓、狼涨、象脚鼓、渔鼓、纳克拉鼓、铃鼓、手鼓等。膜鸣乐器常与体鸣乐器组合成“打击乐器组”演奏,是各乐种演奏“锣鼓经”不可缺少的一类乐器。
气鸣乐器 中国早期气鸣乐器是出现于原始社会的骨哨、骨笛和陶埙。骨哨和骨笛,一般用兽禽肢骨作成。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多支骨哨,似为先民用以模仿鸟兽鸣叫诱来猎物加以捕捉的器具。贾湖骨笛经科学测定年代为公元前5500年~前6500年,开有七个按音孔,经试奏和试测,可吹出两种七声音列,能奏《小白菜》一类乐曲。河姆渡遗址和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出土多件陶埙,可吹奏构成小三度音程关系的两音。至商代,埙已发展到五孔,(图187)可以吹奏完整音阶和部分变音。先秦以后,气鸣乐器得到充分发展,“八音”中的“匏”、“竹”类均为气鸣乐器。汉魏至近代又出现铜质、角质和木质类气鸣乐器。今各民族气鸣乐器据统计共有百种以上。由于气鸣乐器种类繁多,变体复杂,故根据发声部位结构和声学原理的差异,它们又可在总目之下再分三个次目: 一是气振气鸣乐器,如埙、篪、笛、箫、尺八、吐良、夜箫、侗笛等,吹奏时靠气流通过吹孔在管体内振动发声;二是簧振气鸣乐器,如羌笛、唢呐、筚篥、马布、喉管、管子等,吹奏时靠吹嘴双簧振动气流发声。另笙、芦笙、葫芦笙、葫芦箫、巴乌、苗笛、三比、口箫、芒筒、笔管等,吹奏时靠吹口或管体内所装单片簧舌振动气流发声。三是唇振气鸣乐器,如贝(海螺号)、牛角号、羊角号、招军、大筒号等,吹奏时靠嘴唇堵住吹口送气使唇部振动气流发声。气鸣乐器善于吹奏悠扬、明亮的旋律,是吹打乐、丝竹乐等乐种中用于吹奏主要旋律的乐器。此外许多气鸣乐器都可以独奏,并已积累数量相当可观的传统曲目,如笛、唢呐、笙、芦笙、管子、巴乌等。
弦鸣乐器 最早出现的弦鸣乐器琴(古琴)、瑟、筑在先秦时即已流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琴(图188)传说由舜所创,初为五弦,周时定型为七弦。秦汉魏晋时出现箜篌、直项琵琶(阮咸)筝。隋唐时出现曲项琵琶、忽雷、奚琴、轧筝。宋元至现代,弦鸣乐器家族更为庞大,根据演奏发音方式的差异,它们在总目之下,又可再分三个次目:一是擦奏弦鸣乐器,如二胡、板胡、高胡、京胡、大胡、革胡、坠胡、四胡、根卡、马头琴、牛腿琴、瓢琴、瓦琴、文枕琴、艾捷克、雷琴、柯布兹、马骨胡等,靠琴弓擦奏琴弦振动发音;二是弹奏弦鸣乐器,如琵琶、三弦、月琴、柳琴、阮、火不思、热瓦普、弹布尔、双清、达比亚、独它尔、冬不拉、札木聂、筝、古琴、伽倻琴、箜篌、独弦琴等,都靠手指或拨子弹奏琴弦发音;三是击奏弦鸣乐器,如扬琴、卡龙等,靠打击琴弦发音。弦鸣乐器技巧丰富,表现力强,善于演奏优美抒情的旋律,是弦索乐、丝竹乐、吹打乐等乐种中演奏主要旋律的乐器。此外,许多弦鸣乐器都可以独奏,今已积累有众多的传统独奏曲目。如二胡、板胡、琵琶、马头琴、筝、古琴、扬琴等。
中国传统器乐从演奏形式来分类,主要有独奏、重奏和合奏三类。
独奏音乐 即由一件乐器演奏的音乐。其曲目通常称为“独奏曲”。中国传统乐器除部分体鸣、膜鸣乐器外,其余大部分都可以独奏,其中最为古老的独奏音乐品种,当推古琴音乐,先秦时即已出现著名琴师伯牙和他所弹奏的名曲《高山》和《流水》。汉末琴家蔡琰(约177~?)和魏晋间琴家嵇康(224~263),即因善弹琴曲《胡笳十八拍》、《广陵散》而闻名于世。此后,又相继出现《酒狂》、《碣石调幽兰》、《离骚》、《潇湘水云》、《平沙落雁》等一批优秀曲目。1963年中华书局影印出版的《琴曲集成》,共收集整理唐、宋、元、明、清各代传谱近百种(图189)。另一影响较大的独奏音乐品种是琵琶音乐,它的首次发展高峰期在唐代,当时著名琵琶高手有段善本、曹善才、曹保、曹妙达、康昆仑、雷清海等人。段善本所弹转调《绿腰》,曾轰动京城长安。明代有张雄和汤应曾,张雄因善弹《拿鹅》而著称,《拿鹅》即今传名曲《海青拿天鹅》;汤应曾则因精于《楚汉》而为人称道,《楚汉》即今传名曲《十面埋伏》之前身。清代以来,琵琶音乐流派蜂起,代表人物有华秋苹、陈子敬、沈浩初、汪昱廷、李芳园、沈肇洲等,各派均有曲谱传世。至此曲目已分“文套”和“武套”两种风格:文套抒情、典雅,如《夕阳箫鼓》、《月儿高》、《汉宫秋月》、《塞上曲》之类;武套雄壮、激情,如《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海青拿天鹅》之类。近40年琵琶音乐发展更甚,无论演奏技巧还是艺术表现能力,均有迅速提高,新创曲目《彝族舞曲》、《狼牙山五壮士》、《天山之春》、《草原小姐妹》等,体现出这一器乐领域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峰。除古琴、琵琶外,另一引人注目的器乐独奏领域是二胡音乐,它于20世纪20年代崛起,杰出民间艺人阿炳(1893? ~1950)和杰出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刘天华(1895~1932),为此作出了奠基性贡献。阿炳创作、演奏的《二泉映月》等三首独奏曲,作为传统器乐曲目精品已得到广泛传播。刘天华创作、传授的《病中吟》、《光明行》、《空山鸟语》、《烛影摇红》等“十大名曲”,开辟了二胡音乐创作和教学的专业化道路。50年代之后,在诸多演奏家共同努力下,二胡音乐又有新的发展,陆续出现《江河水》、《秦腔主题随想曲》、《豫北叙事曲》、《战马奔腾》、《一枝花》、《长城随想》等一批深受听众喜爱的优秀曲目。笛子音乐至20世纪50年代形成南北两大流派,北派为梆笛音乐,具有热情、奔放、爽朗的艺术特色,代表曲目有冯子存(1904~1987)演奏的《喜相逢》、《放风筝》、《黄莺亮翅》,刘管乐演奏的《卖菜》、《荫中鸟》等;南派为曲笛音乐,具有典雅、柔美、抒情的艺术特色,代表曲目有陆春龄演奏的《鹧鸪飞》、《欢乐歌》,赵松庭演奏的《三五七》、《早晨》,江先渭演奏的《姑苏行》等。除上述几种独奏音乐之外,其余筝、三弦、板胡、马头琴、笙、唢呐、扬琴、巴乌等乐器,亦有数量可观的优秀独奏曲目传世,它们从总体上体现出传统器乐独奏音乐的鲜明个性和多彩风姿。
重奏音乐 少数几件乐器合奏时,一个声部仅由一件乐器演奏的一种器乐样式。此种传统器乐曾在中国历史上广泛流传,演奏时乐器搭配、组合,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五代南唐周文矩所绘《宫中图卷》,画中一人弹阮、一人鼓琴,此即阮琴二重奏(图190)。宋代文献关于小型器乐合奏分类所说的“小器乐”,即主要指重奏音乐:“小乐器,只一二人合动也,如双韵合阮咸、嵇琴合箫管,鍫琴合葫芦琴”(《都城纪胜》)。这些都是器乐二重奏。至现代,重奏音乐又受到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重视,除演奏推广传统民间器乐重奏曲目之外,还创作、改编了一批富有新意的重奏乐曲,如高胡、古筝( Ⅰ、Ⅱ)三重奏《春天来了》(雷雨声曲)、民乐七重奏《天籁》(何训田曲)、丝弦五重奏《跃龙》(胡登跳曲)、埙、古琴二重奏《南风》(李滨扬曲)等。
合奏音乐 若干同类或不同类的乐器成组配合演奏多声部织体的一种器乐样式。中国传统器乐合奏音乐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先秦的钟磬乐,汉魏的琴瑟乐,鼓吹乐,隋唐的大曲(器乐段落),宋元的细乐和清乐,明清的弦索乐、十番、十番锣鼓、西安鼓乐,近现代的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吹打乐、笙管乐等,一脉相承,五彩缤纷。就其大的分类,各种合奏音乐今大致可划为弦索乐、丝竹乐、鼓吹乐、吹打乐、清锣鼓五类。弦索乐,即主要由弦鸣乐器演奏的合奏音乐。如清代荣斋所编《弦索十三套》(1814年抄本,1955年音乐出版社出版),各套乐曲均由琵琶、弦子(三弦)、胡琴、筝等乐器组合演奏,故称“弦索”。另河南“板头曲”、山东“碰八板”等亦属于此。其音乐具有典雅、庄重、质朴的艺术特色。丝竹乐,即主要由弦鸣乐器与竹质气鸣乐器组合演奏的合奏音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诗”、“福建南音(大谱)”等地方性乐种即属于此。以流行于江苏、浙江一带的“江南丝竹”为例:所用乐器一般为二胡、小三弦、琵琶、扬琴(以上弦鸣乐器)和笛、箫、笙(以上竹质气鸣乐器)等,另有少数板、木鱼、铃之类体鸣乐器加入,音乐具有清秀细腻、抒情婉转的艺术特色。鼓吹乐,即由唢呐或管子或笛子等气鸣乐器主奏,另加入锣、钹、鼓等体鸣乐器配合演奏的 一种合奏音乐。“冀中管乐”、“山西八大套”、“鲁西南鼓吹”、“辽南鼓吹”等地方性乐种,即属于此。以“鲁西南鼓吹”为例:流传烟台、莱阳一带的,以管子主奏;昌潍、章丘一带的,以笛子主奏;菏泽、济宁、聊城一带的,以唢呐、锡笛主奏。编制一般6~8人,除主奏乐器之外,配合演奏的体鸣乐器有鼓、锣、钹、钗、板、梆子等,音乐具有激奋、昂扬、悲壮的艺术特色。吹打乐,即由气鸣乐器和体鸣乐器主奏,另加入部分弦鸣乐器演奏的一种合奏音乐。“十番鼓”、“十番锣鼓”、“浙东锣鼓”、“潮州锣鼓”、“西安鼓乐”等地方性乐种,即属 于此。以流传江苏的“ 十番鼓”为例:由笛、箫、笙、唢呐(以上气鸣乐器)和板、点鼓、板鼓、同鼓、云锣、木鱼(以上体鸣乐器)主奏,另加入二胡、板胡、小三弦、琵琶等弦鸣乐器合奏。“十番”之“十”,意为多数;“番”,意为不断反复;“十番”即不断花样翻新地反复演奏。由于演奏中常常出现由鼓独奏的段落,故称“十番鼓”。鼓段是乐曲结构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它由若干鼓点牌子构成,演奏技艺可变化万千地灵活发挥,若干丝竹乐合奏段落,即由这些鼓点牌子串联起来,故而整体构成大型吹打乐合奏形式。清锣鼓,即单纯用锣、钹、鼓、板之类体鸣乐器演奏的合奏音乐,亦称“素锣鼓”。四川“闹年锣鼓”、陕西“打瓜社”、湘西土家族“打溜子”等,即属于此。某些吹打乐中相对独立的锣鼓音乐段落,如“十番锣鼓”中的“素锣鼓”,亦属此类。以湘西土家族“打溜子”为例,它用马锣、大锣、头钹、二钹等几件体鸣乐器合奏,民间有曲牌百余支,代表曲目如《八哥洗澡》、《喜鹊闹梅》、《猛虎下山》、《锦鸡拍翅》等,演奏上使用变换音色和音量的“闷、亮、侧、跳”等击奏方法,以丰富的音响变化和节奏组合,惟妙惟肖地描绘出动物的生动形态以及人们的劳动生活情景。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传统乐器和器乐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总体上概括,这些革新性质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①乐器改良。由于旧有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传统乐器曾普遍存在制作不规范、音律不统一、音乐性能欠佳等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弱点。因此,乐器改良工作得到乐器制作部门和演奏家们的广泛重视。大多数专业文艺团体使用的乐器,制作已基本规范,音律亦基本统一,特别是音乐性能和失传乐器的仿制再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比较突出的成果有气鸣乐器加键和加管改制,如加键巴乌、加键唢呐、加键管、加键笙、加键喉管、加键葫芦箫等;弦鸣乐器加品(或加弦)定律改制,如琵琶、阮、柳琴、月琴、扬琴、古筝等;乐队成组乐器系列改制和扩制,如拉弦乐器组的高胡、二胡、中胡、低胡、革胡系列,弹弦乐器组的高音阮、中音阮、低音阮系列,吹奏乐器组的高音笙、中音笙、低音笙系列等;古老乐器的仿制再生,如雁柱箜篌、曾侯乙编钟复制、埙、排箫、定音铜鼓等。②技法创新。比较突出的有气鸣乐器吹奏技巧创新。如笙演奏在一般“呼”、“吸”、“花舌”技法基础上,创造出“单吐”、“双吐”、“打音”、“装饰音”、“滑音”等新技法,增加入三度、六度、二度以及三音、四音和弦。其次是弦鸣乐器技巧创新。如拉奏乐器二胡创造出快弓、跳弓、连顿弓、大击弓、双弦抖弓、外拨弦、涮音、扣揉等技巧,弹奏乐器琵琶创造出右手的四指轮加大指弹挑、三摭分、三指轮五指轮组合、摘与旋律弹奏组合、摇指、反弹、伏奏、左手的大指按弦、小指抵弦、人工泛音等新指法。各类乐器技法创新,有效地扩大了中国传统乐器的音乐表现力和器乐乐队阵容。③形式拓展。引人注目的有独奏形式扩充,旧时主要使用于合奏及伴奏的乐器,在乐器改良和技法创新之后,陆续进入独奏行列,独奏音乐品种空前增加,如影响较大的埙独奏、巴乌独奏、芦笙独奏、笙独奏、三弦独奏、月琴独奏、阮独奏、箜篌独奏、柳琴独奏、中胡独奏、手鼓独奏、打击乐器组合独奏等。其次是协奏曲体裁勃兴。独奏音乐和合奏音乐的发展,使某件传统乐器独奏、另由民族乐队或交响乐队协奏的大型交响乐性质的协奏曲体裁蓬勃兴起,相继出现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胡协奏曲《苏武》、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二胡与乐队《新婚别》、高胡协奏曲《云周西忆事》、笙协奏曲《文成公主》、管子协奏曲《山神》、笛子协奏曲《咏春三章》、中阮协奏曲《云南回忆》等一批优秀曲目,从此将传统乐器独奏及合奏音乐推向哲理性、史诗性、戏剧性、交响性的高层次水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