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构象炼境《无中生有》原文|注释|赏析

构象炼境《无中生有》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月下独酌,是极静的境界,作者却能招呼明月和影子来作良伴,又从“花”字想出“春”字,从“酌”字想出“歌舞”,烘托得十分热闹,这可以悟到诗文中无中生有的方法。(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

【诗例】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邀云汉。

【解析】

“无中生有”,原是《老子》“有无相生”的哲学观念。老子认为宇宙万物都是 “有”与 “无”,“实” 与 “虚”相反相成的统一,而且认为“无”、“虚”为“有”、“实”之本。车轮中心的圆孔是虚无,无此圆孔则无车轮之用;房屋的门窗是虚无,无此门窗则无房屋之用。这种“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美学与艺术创作影响极大,遂有“化无为有,化有为无”(宋李涂《文章精义》),或以虚写实、化实为虚的审美与艺术创作思想的衍生。清代石涛有“以无法生有法”(《画语录》);笪重光讲;“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画筌》)小说创作则有“无者造之而使有”(黄越《第九才子书 (平鬼传)序》)的理论。“无中生有”的诗论与此一脉相承,它指诗人面对“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虚无境景而生发出真切的艺术想象,这是驰骋想象,援虚击实的构思炼境技巧。

黑格尔说过:“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古往今来优秀的艺术作品,尤其是诗歌作品,无不活跃着新颖、大胆、奇特、瑰丽的艺术想象。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 《月下独酌》,就是其中的一个范例。

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和艺术构思的重要手段,在具体创作实践中,既可表现为由此及彼的联想,也可表现为无中生有的幻想。显而易见,诚如喻守真先生所说,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运用的主要是无中生有的幻想。正是这种“无中生有”,把读者引入一个亦真亦幻、若虚若实的艺术境界,并和诗人一起品尝生活的醇香和悲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的开篇展现了一幅静谧而空旷的画面。花间、月色、醇酒固然是美好的,但有酒无亲,自斟自酌,未免显得孤寂、凄凉。李白本是热爱生活的诗人,怀有远大的抱负,很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但“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世无伯乐,壮志难酬,因而常常陷入孤独、苦闷、徬徨的包围之中。如今,面临着良辰美景,李白多么希望有一二知音好友,边痛饮边畅谈,一吐心头的积郁呵! 于是,诗人驰骋想象的翅膀,变无为有,化虚为实,上天邀来明月,人舞唤起影子,共同享受这美景和醇酒吧!这种写法,或许受到陶渊明的“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的影响,但陶渊明笔下只是人与影的默默相对,而李白笔下却是“人”、“影”、“月”的且歌且舞,幻想色彩更浓,气氛也显得更加热烈!在这纵情尽欢之中,诗人似乎忘却一切孤独、忧伤和烦恼,回到了充满活力的自然之春和人生之春!

李白的想象力是无比活跃的,想象的范围是不受任何束缚的。你看:“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那一轮明月被诗人的歌声感染了,总在他的一身边徘徊不肯离去;而影子更是随着诗人的身体翩翩起舞,做出种种不很规范的舞姿。在这里,无与有、虚与实的界限消失了,天上人间、现实幻觉浑然一体!不仅如此,诗人还担心它们醉饮之后各自分散,要趁醒着时“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也就是永远结下不沾染世俗的友谊,相约在远离尘世的天界遨游。前人说李白诗“发想超旷”(方东树《昭味詹言》)、“想落天外”(陆时雍《诗镜总论》),这首《月下独酌》确实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这种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手法,深刻而巧妙地抒写了诗人那种独而不独、不独而独以及自得其乐背后包蕴无限凄凉的复杂情感,令人读之回味不尽。

驰骋想象,“无中生有”,在诗文创作中被广泛运用着。一般游子思妇之离思,吊古悼亡之感伤,其写法多为驰骋想象,“无中生有”的变态。如杜甫《梦李白二首》中,对“故人入我梦”的虚拟描述,全靠虚幻、空无的梦想以成诗。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是运用“无中生有”的艺术构思,描述一鸟绝人灭之空无之境,突现出一寒江钓雪的孤独抗世者的形象和品格。陈羽 《吴城览古》:“吴王旧国水烟空,香径无人兰叶红。春色似怜歌舞地,年年先发馆娃宫。”则是诗人面对水烟空渺,明灭无迹的所谓“古迹”,托路边“兰叶红”生发情兴,从虚无之处借物兴怀。总之,驰骋想象将眼前空无之景、虚存之物,运用示现、悬想、虚拟、幻觉等手法,使之具体、形象地再现于人们眼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构思炼境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