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相反相成《别出尖新》原文|注释|赏析

相反相成《别出尖新》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先生作诗,不过仍是平常心事、平常律格,而读之每每见其别出尖新者,只为其炼句、炼字,真如五伐毛、三洗髓,不肯一笔犹乎前人也。(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六)

【诗例】

寄韩潮州愈

贾岛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解析】

“别出尖新”即把平常的题材、屡写不鲜的内容,写得逸出熟格,颇见新意。重要的一点,是要精心炼字炼句,做到语工意足,新意自出。

诗篇之中,字句为基本。因此,字句为诗家一大事。尤其是格律诗,字、句的数、韵等要求极严,诗人无不惨淡经营,做到“篇中炼句,句中炼字”。炼句炼字,讲究浑成自然,臻于化境。“炼句如掷杖化龙,蜿蜒腾跃,能使全篇俱活;炼字如壁龙点睛,鳞甲飞动,一字之警,能使全篇皆奇”(贺怡孙《诗筏》),这是诗人刻意追求的主境。虽然“古人不废炼字法,然以意胜而不以字胜”(沈德潜《说诗晬语》),强调“炼字不如炼句,炼句不如炼意”,“若胸有卷轴,肆笔写出,又自不同” (乔亿《剑溪说诗》),这是颇有见地的创作经验之谈。

贾岛是著名的苦吟诗人,因“推敲”事闻名,深得韩愈赏识而还俗应举,他对韩愈充满信任、敬仰。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唐宪宗迎佛骨入大内,韩愈上《论佛骨表》力谏,由刑部侍郎贬为潮州刺史。在赴任途中,其侄孙韩湘赶来同行,韩愈伤怀国事、身事,写下了凄楚、激愤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贾岛至京闻知此事,颇有感触,写下了这首《寄韩潮州愈》。

开章即袒露胸怀,表示要紧紧追随韩愈直到潮州。一腔深厚眷恋之情,直白感人。涉水八千里(长安离潮州之距离),闻讯即相随,在“此心”“直到”两词间,而痛惜无可替的难堪,决心共赴逆境的深情,脱口而出的坚定语气皆见于言外。这两个词,做到了以平字见奇,以朴字见新。人那种急切难捺之情状,一入笔便活泼泼如蠕动,且能以激情感人,做到了 “一句之意,尽于此字上见工”。

以下三联,炼句最力。

颔联“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以倒装句式,把“隔岭”“出关”前置,造成山水相隔,长途漫漫之感。因而诗人驰书相问的真诚慰藉,肝胆相照的深笃情谊被大大突出了,且有深婉之致。颈联于平叙中峰峦忽起,把深情厚意以形象出之。“峰悬驿路残云断”写尽了韩愈一路的艰险困顿,“海浸城根老树秋”则把韩愈到潮州后的凄苦处境,写得令人心寒心酸,诗人的关切、无力相助的痛苦也尽露无遗。“律诗炼句,以情景交融为上。情景交融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打成一片,不可分柝。” (朱庭珍《莜园诗话》) 此联即如此。

尾联是对韩愈处境的美好祈望,以总有一天大风卷尽瘴烟,明月朗照浪西楼来喻指韩愈的冤屈会大白于天下。此处的比喻,就地取材,切时切景,音节铿锵,意象具足,以美好憧憬安慰老友的殷殷之情,溢出言表。

这三联,从句式、形象、比喻上见出诗人炼句之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