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艺术技巧·相反相成《夹乐府入歌行》原文|注释|赏析

相反相成《夹乐府入歌行》原文|注释|赏析|汇评

【依据】

夹乐府入歌行,掩映百代。(王夫之《唐诗评选》卷一)

【诗例】

灞陵行送别

李白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

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

【解析】

王夫之对本诗的简短评语,所讲的不是对诗的思想内容、艺术形式或语言技巧的评论,而是他就李白运用乐府歌行体裁于诗歌创作方面所作出的贡献、所取得的成就作一总的评价。王夫之认为李白是写作乐府歌行体诗的巨匠和“大宗”。他在评《金陵酒肆留别》中称:“(供奉)在歌行诚为大宗”;于评《设辟邪伎鼓吹雉子斑曲辞》中称:“太白于乐府歌行,不许唐人分半席。”这里说“夹乐府入歌行”,是表明李白熟谙乐府歌行体,技艺精娴,运用灵活,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他的这类作品在诗歌史上,堪为 “掩映百代”的佳作。

本诗是李白创立新题的乐府歌行,是一首送友人离长安的送别诗。其中友人是谁,因何离开长安以及别后去向,诗中并没有清楚交待。但是,从诗的声情色调来体会,别去的当是一位失意于京华、凄然离去的友人。诗人在表述离情别意的同时,对帝都执政者的庸愚暗昧,也有所贬斥和谴责。

开首两句五言是起兴句:“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诗人送客来到灞陵、灞水,这是离人分手的地方。诗人着意点出逝水浩浩、流去不住,既是衬托自己心中不尽的离情别绪,也写出了离人不可留住京华的感伤和惆怅。接下的诗句全用七言长句展开。“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这是寓情于景的描摹。站在灞陵亭边,诗人眼中所见只是灞水岸上老树突兀,枯枝不花;灞陵地下野草无情,春来自青。自然界这枯树与青草一生一灭、自枯自荣的比衬,更加显现出景色之冷落,意绪之凄迷。在诗人为聚散而感伤时,这更增添了离人的哀怨和愁思。“我向秦人问路歧,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此两句借问路引出当年王粲凄然离开西京的事典。古语中,“歧路”往往用来暗喻人生道路的岔口。临当歧路,正是需要再次作出抉择的时机。王粲生当西汉末年建安时期,董卓及其部将造乱长安,兵祸为害。王粲被迫离开西京,奔赴荆州。灞陵正是王粲南下登程的起点。为纪念这次南征,王粲留有《七哀诗》,其中有“西京乱天象,豺虎方遘患”的诗句,表明自己不得已而离去的原因;又有“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句,流露出失意后依然眷恋京华不忍离去的愁思。在这里诗人或许是有借王粲南征,表示对失意友人的宽慰和同情。“古道连绵走西京,紫阙落日浮云生。”至此诗人又骤然返回现实,转写日暮时与友人回首望长安的景象: 当年王粲走过的古道,如今仍是征人出行的大路,而“紫阙”的情景却不禁使人心头罩上一层阴影。此处“落日”、“浮云”当是有寓意的,象征着朝廷执政惨淡、黯然的景象。浮云蔽日,昏庸忌贤,令人心灰失望。已是必须与友人道别的时候了,相互执手作最后话别,诗人唱出了:“正当今夕断肠处,黄鹂愁绝不忍听。”这情意悲戚的歌,道出了难以割舍的友谊之情。“黄鹂”一本作“骊歌”。《骊歌》是古逸诗,为友人离别时所唱告别歌。用 “骊歌”似更能表达诗人惜别的深情。

本篇于抒情、写景、使事皆朴直真切,意深情实,用韵婉转流畅。李白现存近千首诗中,乐府歌行之作便有140多篇。其中除袭用前代乐府旧题外,李白也多有创立新题的篇章。他熟谙乐府歌行,是他勤心学习、继承和发展前代优秀诗歌传统的结果。因此他的作品自然浑厚,生动明净,婉转流畅,达到了“情深词显”的境地,将乐府歌行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王夫之的评语凿凿不虚,确是评价李白乐府歌行之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