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
三十年春王正月。夏,狄侵齐。秋,卫杀其大夫元咺及公子瑕。卫侯郑归于卫。晋人、秦人围郑。介人侵萧。冬,天王使宰周公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晋。
传
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狄间晋之有郑虞也,夏,狄侵齐。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注释〕 狄:北方边境少数民族。 间:乘隙。郑虞:担忧郑国骚扰。 甲午:初十日。 无礼于晋:晋文公在执政前流亡国外时郑文公不以礼相待。 贰于楚:在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是楚国的盟国,与晋为敌。 军:驻扎。函陵:在今河南省新郑县北。 汜南:在今河南省中牟县南。 佚之狐:郑国大夫。 缒(zhuì):从高处用绳索拴住身体往下送。 执事:一类事的负责人,这里犹言阁下。 越国:越过别国的疆界。鄙远:以远方的土地作为自己国家的边境。 陪:同“倍”,这里意为增加。邻:指晋国。 行李:过往使节。 共:同“供”。 为晋君赐:帮助晋君。 焦、瑕:地名,晋惠公曾许诺划归秦国。 朝济:早晨渡过黄河(回到晋国)。设版:筑城用的夹版。 东封郑:向东在郑国封疆,即占领郑国领土。 阙:损害。 说(yuè):通“悦”。 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及此:指晋文公在秦穆公的帮助下登上君位。 所与:盟国。 知:同“智”。 以乱易整:以内争代替齐心协力。 武:这里意为武德。
〔鉴赏〕 晋在城濮之战打败了楚国之后开始称霸中原,为了巩固其霸主地位,公元前630年晋约秦出兵围郑,借口是文公执政前亡命过郑,郑文公不纳,以及城濮之战时郑国帮助楚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本文就是记述春秋时杰出的外交家郑大夫烛之武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不顾年迈体弱,只身赴敌军大营,以三寸之舌说退秦晋大军的过程,说明了巧妙地利用大国矛盾的外交艺术及外交活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告诉人们那种甘于寂寞、但腹有良谋的忠勇智慧老臣才是国家真正的干城重器。
郑国是个小国,单靠自己的军力在楚、晋、秦三强国的夹缝中难以自保,要求生存就必须非常审慎、妥善地处理同这三大国的关系。但是郑文公一味屈从南方的楚国,对晋文公无礼,终于导致晋、秦的兴师问罪。烛之武深知郑国困境的症结所在,平时对大国之间关系有冷静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所以当他临危受命之时,说辞已经成竹在胸,最终能以一番言语让秦国翻然悔悟,决然罢兵。从他的说辞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外交思想和外交艺术的高明。
首先,烛之武认定国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利益基础之上的,统治者即使高谈仁义道德也是为了实现实际的国家利益和满足自身的私欲。因此,他不苦苦哀求秦君发慈悲,做善事。鉴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没有愚蠢地刺激入侵者,不是迂腐地据理质问,用道义来要求恃强凌弱者觉悟、认识到自己的不义。考虑到郑国差不多就要成为秦晋的囊中之物,用割地、赠送财礼宝物之类的许诺或其他花言巧语也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他总是围绕利害关系做文章,这是秦君最感兴趣的话题,此外不多说半句废话,不至于引起秦方任何反感或不耐烦,从而造成有利于谈判的气氛,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烛之武在同秦君谈话的开头就声明,我们郑国已经知道就要亡国了,如果郑亡对秦有利的话,那就命令你的部下动手吧。 这充分表现了他的高超的游说技巧,因为这说明郑国已经作了最坏的准备,不抱任何幻想,不是来乞求和平的,这样他能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更重要的是让秦君自然而然地相信,他说的话句句为秦国着想。他实际上是为郑国说项,但是让人感到他事事处处为秦国的利益考虑,所以他能取得秦方的信任,他的分析容易为秦君所接受,这是烛之武成功的奥秘所在。
其次,烛之武认识到大国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它们只是为了某个暂时的共同目标而采取某个共同的行动,一旦一方意识到这一目标对其不再有利,必定会分手。尽管秦晋是姻亲,组成联军围郑,但是烛之武深信它们之间的矛盾不仅存在,而且是不可调和的,所以他敢于挑拨这两国的关系,把其成功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利用这两国之间的矛盾。他的说辞就是紧紧抓住秦穆公对晋人的戒备心理,让秦国充分关注秦晋之间的矛盾,从各个方面突出这种矛盾,以及这种矛盾对于秦国的巨大威胁。烛之武的外交游说的艺术可以说是“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再次,烛之武洞察晋秦争霸形势,揭露了强国的扩张主义本性。强国统治者无一例外关心的是在国际上称霸,因此他们特别关注和提防妨碍他们称霸的势力和国家。烛之武就是从这一点出发揭示晋国的野心和危险性,指出它永远不会满足,它的扩张是没有止境的,既向东占领郑国的土地,又想向西扩张其疆土。并且用历史事实来说明晋国言而无信,说晋惠公曾许诺为了报恩将焦、瑕两地送给秦,可是他一回国马上就加强了这二地的城防。这些话可谓句句说在秦君的心上,不能不引起他高度警惕。
最后,烛之武从地缘政治上指出在对待郑国的问题上秦晋之间必定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从三国的地理位置上分析相互关系,指出秦郑不直接相邻,他们之间隔着晋国,秦国很难把郑国土地据为己有,三国之间对立的客观态势必定是:如果灭亡郑国,只会大大增加晋国的土地和国力,这就意味着要削弱秦国的力量。
烛之武鞭辟入里的分析让秦君醍醐灌顶,如梦初醒,认识到秦国从亡郑获得好处是以小失大,因此他坐立不安了,最后下决心撤兵,并留守一些兵力帮助郑国防守。在这样的情况下晋军也只能撤退。烛之武不靠一兵一卒,完全凭自己的智慧、知识和口才挽救了郑国。
文章虽然篇幅短小,但故事结构完整严密,层次分明,前后呼应。行文波澜迭起,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开头秦晋两国大军入侵,郑国危在旦夕,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烛之武,出现一线希望。但当郑伯请烛之武担当重任时,却遭到了他的拒绝,烛之武表达了对自己过去不受重视的愤懑。此为一抑。然而在郑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以后,化解了他的不满,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慨然应允前往秦营,事情有了转机。烛之武在黑夜中秘密出城,气氛又显得十分紧张,读者不能不担心他和郑国的命运。最终他说服了秦伯,秦与郑国订立和约,形势缓和了下来。但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故事又起波澜。最后因晋文公不想破坏秦晋两国的良好关系,没有接受子犯的建议,才有惊无险,三国之间的一场军事危机终于化解。全文充分显示了作者善于驾御史实的非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