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类·一纵一操,笔如游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结构类·一纵一操,笔如游龙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 白石《翠楼吟》(武昌安远楼成)后半阕云:“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消英气。”一纵一操,笔如游龙,意味深厚,是白石最高之作。此词应有所刺,特不敢穿凿求之。(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卷二)

【词例】

翠 楼 吟

姜 夔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远楼成,与刘去非诸友落之,度曲见志。予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鹦鹉洲者,闻小姬歌此词,问之颇能道其事,还吴为余言之。兴怀昔游,且伤今之离索也。

月冷龙沙,尘清虎落,今年汉脯初赐。新翻胡部曲,听毡幕元戎歌吹。层楼高峙,看槛曲萦红,檐牙飞翠。人姝丽,粉香吹下,夜寒风细。

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销英气。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

【解析】此词写于淳熙十三年 (1186)、时作者姜夔寄居汉阳府,岁冬武昌黄鹤山建安远楼成,作者与友人刘去非参加落成典礼,遂度此曲。

词的上阕、从开端就放开笔墨,从国家大局、朝野景象等方面着眼写起,是一纵。龙沙、泛指塞北荒远的沙漠,在此词中则指长江北岸为金人所侵据的中原地带。《后汉书·班超传赞》:“定远慷慨,专攻西域,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虎落、原指在城堡或营寨周围所设置的用竹结成的藩篱,《汉书·晁错传》: “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为中周虎落。”则虎落乃指为边防而设的城邑,以作中州的屏障。“月冷龙沙,尘清虎落”,写当时南宋朝廷与金人议和,边远地区得到暂时相安的局面。安远楼就是为了庆祝抗金局部胜利及取得这一局面而修建的。“今年汉脯初赐”,是借典故以写今事。汉脯、指汉文帝时大饮酒礼。汉代禁止民间聚饮,但在国家庆典除外。此年正月正值高宗八十寿辰,犒赏内外诸军,上下欢庆。即使是军队的统帅,出毡帐之中也在欣赏新传入的边塞歌曲,一片昇平景象。然而这样的昇平,只不过是宋王朝在屈辱下所取得的妥协。在如此情况下、军队的统帅却忘掉了山河破碎的现实,反而追求声色之娱。不仅如此,为了庆祝虚假的胜利与昇平,又修建了 “槛曲萦红,檐牙飞翠”的层楼。而且在落成典礼灯红酒绿的晚宴中,姝丽侍前,清歌妙舞; 夜寒风细,脂粉飘香。以上的抒写、在歌颂昇平中,却寄寓了对时政的指斥,在写朝野一片腾欢中,却流露出深沉的愤恨与慨叹。这里所描写的昇平景象、举国腾欢的强度越大,促人深思,所感受到的激愤、哀怨之情也越深。此阕从龙沙、虎落写起,最后归结到安远楼的落成及其晚宴是一操,一纵一操,这样结构,能非常有力地表达词的意义与感情的深刻性。

在下阕里、此地,指黄鹤山。传说仙人子安曾乘鹤经此地。其西门矶头有黄鹤楼。素云,即白云。《庄子》 :“乘彼白云,至于帝乡”,故素云有仙乡意。又《寰宇记》 载: 费文祎登仙,每乘黄鹤,憩于武昌城楼,故名黄鹤楼。崔颢写出脍炙人口的 《黄鹤楼》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为此,在下阕的开始写:“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此三句,从时域来说,是从遥远的古代神话传说写起,从空域来说,是从已乘黄鹤去的天上着笔,这是一纵。千载悠悠,乘鹤仙人已不存在,安远楼落成,虽张盛会,簪缨满座,歌吹沸天。但词仙已去,流风消逝,逸韵何存。盛会的喧嚣嘈杂,觥筹交错,只能使人感到孤寂、卑俗,以至毫无心肝而已。然后转写现实,“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作者原籍是饶州鄱阳人,从少年开始就流寓两湖的汉阳、长沙一带。学书学剑,呼牛呼马,在政治生涯中颠踬困顿,依人作客。虽然常为名公巨卿的席上宾,却始终是个布衣。登上玉梯凝望乡关何处,只能见到千里萋萋芳草,沉重地感受到在长期漂泊中“天涯情味”的悲凉。真是“万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玲珑四犯》)只有依仗酒来驱遣心中抑郁的愁思,用赏花来销磨英雄的豪气罢了。写到此处这是一操。此阕的最后“西山外,晚来还卷、一帘秋霁。”看来是写景,实际也是抒写作者的情怀。西山外,在晚霞的映衬中,长天凝碧,浮云似焰。这样绚丽多彩秋日晚晴的美景,正是作者喜爱风雅,怡情自然的情感写照。最后仍然归结在作者本身,也是一操。

此词的写法如上所述,一纵一操,似游龙的舒卷自如。一纵一操,有放有收。纵、放,则海阔天空,从大处从高远处着笔。操、收,则在眼前的现实或作者一身落笔。摆脱了按现实生活平铺直叙的写法。李东阳指出:“长篇中须有节奏,有操,有纵,有正,有变,若平铺稳布,虽多无益。唐诗类有委曲之处,惟杜子美顿挫起伏变化不测,可骇可愕。……”(《怀麓堂诗话》)姜夔自己也提出,诗词创作要“波澜开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是奇; 方以为奇,忽复见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而法度不可乱”。(《白石道人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