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类·深秀隽雅的宋词艺术技巧|风格|特点|特征
【依据】黄山谷“瑶草一何碧”,一往深秀,吐属隽雅绝伦。(黄蓼园 《蓼园词选》)
【词例】
水调歌头
游 览
黄庭坚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欹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解析】 江西诗派的开创者、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文章诗词都很有名。他的诗与苏轼齐名,他的词与秦观并称。《水调歌头》 就是一首深婉含蓄、秀美高雅的词作。
黄庭坚曾做过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秘书丞等官。在北宋新旧党争之中,他两次被贬,最后死于宜州 (今广西宜山) 贬所。意外的打击,不断的贬谪,仕途的失意,人生的坎坷,黄庭坚淡然不以为介意。面对争名逐利、尔虞我诈的丑恶现实,词人厌恶、轻蔑、傲视,甚至想寻找一块理想的净土隐蔽起来,以保持自己人格的尊严与纯洁。《水调歌头》(游览)便是黄庭坚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矛盾、出世与入世冲撞的艺术反映。
上片侧重写游览仙境,体现词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颇有深秀的美感。既然是仙境,那么,草,自然是仙草; 溪,自然是仙溪; 花,自然是仙花; 鸟,自然是仙鸟。就连那白云深处,也不失有“浩气展虹霓”。青青“瑶草”欲滴,武陵之溪潺潺,溪上桃花盛开,花间黄鹂歌唱,好一个世外桃园,好一个美妙仙境,怎不令人赞叹,怎不令人神往!“我欲穿花寻路”下三句,乃是词人在现实世界中被污浊空气几乎窒息,以至急于想到仙境中求得净化、解脱的思想表露。但事实上又是很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所以,词人只能自我退却一步说:“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由此使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苏轼的词 《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黄庭坚的只恐红露湿衣也好,苏轼的又恐高处不胜寒也好,实际都是遁词,意在表明自己欲进不成,欲罢不忍的痛苦与矛盾。作者在上片采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把一个人迹罕至的仙境写得色彩纷呈、美丽如画,瑶草、溪水、桃花、黄鹂、白云、虹霓、红露,历历在目,层次清楚,使人读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词人的思想也在这美的世界、美的追求中隐隐展现。
下片侧重借仙物古人,表明词人具有的高风亮节,词格尤显隽雅。过片句曰:“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玉为晶莹剔透之物,也是人品高洁纯正的象征。词人以玉为座,以玉为枕,足以表明他洁身自好,不愿与小人同流合污的品格。“金徽”即琴徽。词人多么希望遇到高山流水的知音,但曲高和寡,知音难觅。“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只有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谪仙李白,才有资格与我举杯同饮、畅叙衷肠。可现实之世难遇 “谪仙”,只见投机钻营的势利小人。所以,词人接下来说:“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作者以屈原自比,以香草自喻,说明自己宁独善其身、孤芳自赏、也不不象 “朱唇丹脸”小人那样奴颜媚态、唯利是图。当然,也不盲目仿效某些高士去啸傲山林、玩世不恭。作者愤世而又不敢抗世,嫉俗但又不想脱俗,最终希望自己象清荷那样出污泥而不染。为此,词人在结句曰:“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表明自己欲效李白蔑视权贵的人品,并要陶醉于酒觞之中。词人 “醉舞下山”,仰慕李白人品、以旷达之怀正视现实、回到人间的思想意义还是可取的。下片用语十分高雅隽秀,如 “玉石” 、“玉枕”、“金徽”、“谪仙”、“白螺杯” 、“灵芝仙草”等,充满仙味灵气,这与作者所追求的高洁品格也是高度统一的。
苏轼曾称誉黄庭坚诗文 “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 驭风骑气,以与造物者游。”(夏敬观的 《手批山谷词》)我们以此评论 《水调歌头》(游览),也并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