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大闹天宫》解说与赏析

《西游记·大闹天宫》解说与赏析

“大闹天宫”故事是《西游记》前7回的情节高潮,也是全书塑造孙悟空英雄性格流光溢彩,最为动人的一笔。

“大闹天宫”是以孙悟空跟天庭神权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构成的戏剧冲突。这种矛盾可以设想为现实社会矛盾,——一种类似造反英雄被镇服的过程。

“大闹天宫”故事由“太上炉炼”、“天庭鏖战”和“佛掌降妖”三个段落构成。其中以孙悟空与诸天神将如火如荼的战斗场面作为故事情节开展的中心,浓缩了主人公前期全部的英雄战斗历程,成为完成孙悟空英雄性格塑造的具有决定意义的画面。

“太上炉炼”上承第6回,写孙悟空因搅乱蟠桃大会,偷御酒、盗仙丹,反下天宫,玉帝派十万天兵天将围剿花果山,连遭败绩,后调二郎神对阵赌斗,他众寡不敌,失利被执,被玉帝押上斩妖台处死。那知他神通广大,法力无边,玉帝虽使出最残酷的刑戮手段,必欲将他置之于死地,但不管火部、雷部众神全部出动行刑,用尽种种酷刑,都不能伤损他一根毫毛。太上老君为报他偷丹之仇,请准玉帝,把他投入八卦炉中烧死。

这段文字以简洁的白描手法写了一个孙悟空受絷遭刑场面,涵蕴着丰富深刻的审美内容。尽管孙悟空在闹地府、闯龙宫之后,玉帝对他采取羁縻笼络的策略,两次招安他上天作官,矛盾曾一度有所缓和;然而所谓招安,实际上是统治阶级消灭异己叛逆力量的一种阴险的政治骗局。那未入流的“弼马温”固使他的人格尊严受到凌辱和藐视,即后来用武力争得那“齐天大圣”的封号,也是个有官无禄的空衔,他依然被排斥在正统仙班之外,连参加蟠桃大会的资格都没有;他所追求的与玉帝平起平坐的“齐天大圣”官位,并没有获得实际的政治价值。这次孙悟空势蹙被执,玉帝和太上老君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充分揭示出天上神权统治者跟孙悟空之间的矛盾已经激化到不可调和的对抗性质。这就为后文天庭鏖战情节的展开预伏下一笔。

孙悟空经过这场严酷的考验,他的反抗性格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他在前6回中两度接受招安,硬是要挤进天上神权统治者的行列,闹个官儿做做,结果受骗上当而不自知,现在他在与天庭势不两立的形势中,竟要玉帝让位给他,真正的要想改朝换代,占据天庭了,他已别无他路可走。这就为后文“天庭鏖战”和“佛掌降妖”等情节的发展提供充足的逻辑根据。

这段文字在艺术表现上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极写孙悟空受难被刑,受制于人,处境被动,气氛惨暗,给读者布下强烈的悬念,为后文横扫天庭那种壮烈浩阔战斗场面的出现蓄足气势,构成鲜明的场面对比,使得文情跌宕生姿,起伏有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天庭鏖战”是这个故事片断的中心场面。四十九天以后,孙悟空跳出八卦炉,立即变被动为主动,掣出棍子,大打出手,“好似癫痫的白额虎,风狂的独角龙”。作者在这里以极度夸张和鲜明对比的手法,突出了孙悟空在恶战中英勇无畏的气势。他横冲直撞,打遍天宫无敌手,吓得玉帝老儿坐不住灵霄宝殿,慌忙派人请佛祖救驾。

这段描写,笔力遒健,气势雄浑。既在夸诞中充分展示了孙悟空冲击玉帝统治的力与勇,为下文与佛祖辩论,公开发出取代玉帝的政治宣言,作好情节和性格的铺垫;同时,又在对比中反衬出玉帝的昏聩无能,天上诸将之不堪一击。

经过“天庭鏖战”,力挫群神,显示出孙悟空具有打垮玉帝统治的足够实力。在这个基础上,公开提出取代玉帝的政治要求,自是逻辑发展的必然。所以,当着如来佛,他理直气壮地提出了“灵霄宝殿非他久,历代人王有分传。强者为尊该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它不只会引起人们对现存黑暗腐朽制度的怀疑,而且对传统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物,给予无情的亵渎,提出大胆的挑战。

在佛祖的威胁恫吓面前,他毫不畏惧、动摇、妥协,他终于斩钉截铁地向佛祖和玉帝发出最后的通牒:“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这种“大逆不道”、“犯上作乱”的惊世骇俗之举,是直接上承“太上炉炼”矛盾激化的结果,是“炉炼”输入他灵魂中诸种信息的一种合理的反馈,也是他经过两度招安骗局之后,切实认清了天庭也不过尔尔,要闹就闹到底。但孙悟空他终归跳不出佛祖的掌心,被压到五行山下。五百年后,他又被套上一个动辄头痛的“紧箍”,踏上磨难重重的取经征途,在另一个战场上,进行着更为艰苦卓绝的战斗。“大闹天宫”的故事有丰富的讽喻意义,容许人们作政治的、道德的诸种解释,但它是艺术,切忌走到庸俗社会学的生硬比附的道路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