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石图
明·陈洪绶作
纸本水墨
纵一五一.九厘米
横六二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莲石图》这类题材的作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屡见不鲜,但陈洪绶的这幅作品却是别具异趣,戛戛独造。
与一般莲石图不同的是:陈洪绶互换了莲花和湖石的轻重关系。历来画莲花和湖石,总是把莲花画得婀娜轻盈,亭亭玉立,而湖石则厚重稳健,压住画面;陈洪绶却反其道而行之,莲花画得笔重墨浓,分量感十足,而湖石则率意勾勒,显得轻巧有致。这样的处理,使得这幅作品一上来就新人眼目,惹人注意。
其次,陈洪绶充分发挥他在线条上的优势,运用笔墨的变化、对比来丰富画面。勾勒湖石的线条,灵动而疾速,抑扬顿挫间笔锋的变化历历在目。陈洪绶的信手挥洒,使得湖石在变化多端的线条中仿佛也动了起来。与此截然相反的,是描绘莲花、莲叶、莲茎的线条则显得凝重,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地认真刻画,莲花的线条以淡墨落笔,再用稍浓的线条勾勒,笔用中锋以突出线条的沉稳。两相比较,一轻一重,一动一静,既制衡了画中各种因素,又有着出人意料的处理手段,这便使得这幅看似构图简括的图画变得富有变化。
陈洪绶作为一个工笔画家,在这幅画里,却展现出他在小意笔方面的娴熟技巧,这种技巧的突出表现就在于那块富有意味的湖石上。
陈洪绶在许多工笔画中都刻画过湖石,那些形状各异的湖石充分体现出“皱、漏、透、瘦”的特点,而且更因其图案化的处理而显得意趣盎然。不同寻常的是,在这幅作品中,陈洪绶是用小写意的笔墨来做到这一点的,也就是说,陈洪绶作为一个明末的大画家,人们仅仅把他定位于工笔画家,看来是不够全面的。
陈洪绶在这幅作品中还运用了图案化的处理方法,虽然这种处理还不太明显,但我们仍然可以在荷叶湖石的形状,以及水纹的刻画上看到这种处理的痕迹。值得一提的是,陈洪绶的图案化处理的根据是笔墨而不是物象的结构。
有趣的是,在画幅下端水面上,作者还用墨块画出大小不一、扁圆形的浮萍八片,分布得错落有致,兀是把这件作品的构图,处理得头重足不轻了,显出老莲的奇特和不凡。
莲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