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黄鹂图
南宋·佚名
绢本设色
纵一二.一厘米
横二六.一厘米
藏上海博物馆
中国绘画的发展,从草创到成熟,一直在奉行写实的路线,画家们用眼观察自然,用心去体验自然,以求创立一套完善的表现自然形物的技巧。这套表现自然的技巧的成熟,也标志了中国绘画的成熟。刻肖自然的顶峰,便是两宋的花鸟画,而在写实的精微、细致方面,南宋亦有胜出北宋一筹之处。
此图名日:《樱桃黄鹂》,开门见山的画面并不花俏,构图也无奇特,意境更没有深邃可言,妙只是妙在形象的逼真酷似以及细枝末节的精微描写上。
画面上两只黄鹂栖于樱桃枝上,一昂首,态度高傲,似在鸣啭;一俯视,神情专注,似在寻觅。两种状态,各具风姿,不仅仅是一俯一仰的节奏性处理,也不仅仅是用这种节奏来取悦观众。画家的真实用意,还是在不易察觉,却是生动无比的写实的精微性上。昂首鸣啭的那只黄鹂先占枝头,樱桃枝呈竖态;而俯视寻觅的黄鹂,樱桃枝呈横态,这是刚栖落时的重心压枝所致。就是这么个微小的细节,构成了南宋写实花鸟画的无以伦比的精微精神——观察生态的精确,表现真实的细微。黄鹂形象的描写,自不待言是毛羽喙睛腿脚一一惟妙惟肖;樱桃枝叶果实纵然双钩填色,也向背有致,层次井然,与真实无差毫厘,这是画家勾勒功力的深厚,渲染技巧的高明。用线勾勒造型,以色渲染辅佐,线和色犹骨肉相连相衬,使形象丰满圆润。
樱桃黄鹂图
其实,线条勾勒的形象,已具独立的审美意义,而作为渲染的色彩,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绿叶,加上绿叶上少许枯焦的赭黄,红樱桃果实,亮丽可人,还有同样亮丽可人的黄色鸟体,即便是年深日久已经发暗的绢底,也闪发出熠熠光彩,更不要说当年绢新色鲜时的风采。
黄鹂作为一种自然界的鸟,自有它的美丽处,然而,一经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的美妙诗句,就沾染上了人文色泽,正好像菊花因陶渊明而令千古文人垂青不已,梅花被林和靖吟咏而使画家们爱不释手,还有王子猷的竹,周敦颐的莲花。所以,欣赏中国画,还有一层形象上的人文因素。
此图旧题为南宋宁宗皇后杨氏所作,依据是画上“樱桃黄鹂”四字出自杨氏手笔,杨氏本人也会作画,但未必有此绝技。此图多半是画院中高手的作品,可当南宋花鸟画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