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与调节

逆反心理指人在一定条件下,产生与某些人的言行和主观愿望相反的感觉、要求和言行。是一种反对别人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如有些教师和家长对学生提出许多要求,让学生去做,但学生就是不按要求去做,而不让做的却偏要尝试。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往往与他们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自尊心受到损害有关,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管理教育越是采取高压政策,强行禁止学生不做某事,学生就越对这种事感到好奇,就千方百计地要解除疑惑,追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或者由于一些教师和家长没有正人先正己,自身的威信、理想、道德水平低下,而对学生却提出较高的理想、道德、纪律的要求,学生也会产生对立情绪。为了争口气,便会做出与教师和家长愿望相反的事情。教育实践证明,在较多的重复说教,言过其实或无限夸大事实和因操之过急而脱离学生接受限度等情况下,都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学生的逆反心理,做好调节工作。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一定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办事,避免教育中的“急于求成”和“恨铁不成钢”心理。教育者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做到“身正人之范”。②为中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科学地指导他们多方面行为的需求,使其好奇心得到合理的满足。③尊重和保护中学生的自尊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把尊重、理解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④教育者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允许一些中学生对逆反心理有认识、反思和改正的过程,逐步改正坏的行为习惯,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加快学生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