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记金华的两个岩洞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今年四月十四日,我在浙江金华,游北山的两个岩洞,双龙洞和冰壶洞。洞有三个,最高的一个叫朝真洞,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相贯通,我因为足力不济,没有到。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那里的农业社兼种花,种的是茉莉、白兰、珠兰之类,跟我们苏州虎丘一带相类,但是种花的规模不及虎丘大。又种佛手,那是虎丘所没有的。据说佛手要那里的土培植,要双龙泉水灌溉,才长得好,如果移到别处,结成的佛手就像拳头那么一个,没有长长的指头,不成其为“手”了。
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工人正在填石陪土,为巩固路面加工。山上几乎开满映山红,比较盆栽的杜鹃,无论花朵和叶子,都显得特别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我起初以为是梨花,后来认叶子,才知道不是。丛山之中有几脉,山上砂土作粉红色,在他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深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象桥洞似地作穹形,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如果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在那里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因为那边还有个洞口,洞中光线明亮。
在外洞找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也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 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船两头都系着绳子,管理处的工友先进内洞,在里边拉绳子,船就进去,在外洞的工友拉另一头的绳子,船就出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遵照人家的嘱咐,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被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大约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实在也说不准确),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要不是工友提着汽油灯,内洞真是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即使有了汽油灯,还只能照见小小的一搭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友以导游者的身份,提高了汽油灯,逐一指点内洞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据形状想像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是各处岩洞的通例,凡是岩洞都有相类的名目。我不感兴趣,虽然听了,一个也没有记住。
有岩洞的山大多是石灰岩。石灰岩经地下水长时期的浸蚀,形成岩洞,地下水含有碳酸,石灰岩是碳酸钙,碳酸钙遇着水里的碳酸,就成酸性碳酸钙。酸性碳酸钙是溶解于水的,这是岩洞形成和逐渐扩大的缘故。水渐渐干的时候,其中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气跑走,剩下的又是固体的碳酸钙。从洞顶下垂,凝成固体的,就是石钟乳,点滴积累,凝结在洞底的,就是石笋,道理是一样的。惟其如此,凝成的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什么,也就值得观赏。
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间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
查《徐霞客游记》,霞客在崇正九年(1636)十月初十日游三洞。郁达夫也到过,查他的游记,是1933年11月12日。达夫游记说内洞石壁上“唐宋人的题名石刻很多,我所见到的,以庆历四年的刻石为最古。……清人题壁,则自乾隆以后绝对没有了,盖因这里洞,自那时候起,为泥沙淤塞了的缘故”。达夫去的时候,北山才经整理,旧洞新辟。到现在又是二十多年了,最近北山再经整理,公路修起来了,休憩茶饭的所在布置起来了,外洞内洞收拾得干干净净。我去的那一天是星期日,游人很不少,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有,外洞内洞闹哄哄的,要上小船得排队等候好一会儿。这种情景,莫说徐霞客,假如达夫还在人世,也一定会说二十年前决想不到。
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在外洞前休息了一会儿,就往冰壶洞。根据刚才的经验,知道洞里潮湿,穿布鞋非但容易湿透,而且把不稳脚。我就买一双草鞋,套在布鞋上。
从双龙洞到冰壶洞有石级。平时没有锻炼,爬了三五十级就气呼呼的,两条腿一步重一步了,两旁的树木山石也无心看了。爬爬歇歇直到冰壶洞口,也没有数一共多少级,大概有三四百级吧。洞口不过小县城的城门那么大,进了洞就得往下走。沿着石壁凿成石级,一边架设木栏杆以防跌下去,跌下去可真不是玩儿的。工友提着汽油灯在前边引导,我留心脚下,踩稳一脚再挪动一脚,觉得往下走也不比向上爬轻松。
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没有多少步,声音就非常之大,好像整个洞里充满了这轰轰的声音,真有逼人的气势。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身在一个不知道多么大的岩洞里,凭汽油灯的光平视这飞珠溅玉的形象,耳朵里只听见它的轰轰,脸上手上一阵阵地沾着飞来的细水滴,这是平生从未经历的境界,当时的感受实在难以描述。
再往下走几十级,瀑布就在我们上头,要抬头看了。这时候看见一幅奇景,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天边还留着几点残星。这个比拟是工友说给我听的,听了他说的,抬头看瀑布,越看越有意味。这个比拟比较把石钟乳比做狮子和象之类,意境高得多了。
在那个位置上仰望,瀑布正承着洞口射进来的光,所以不须照灯,通体雪亮。所谓残星,其实是白色石钟乳的反光。
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
现在把徐霞客记冰壶洞的文句抄在这里,以供参证。“洞门仰如张吻,先投杖垂炬而下,滚滚不见其底。乃攀隙倚空入。忽闻水声轰轰,秉炬从之,则洞之中央,一瀑从空下坠,冰花玉屑,从黑暗处耀成洁彩。水穴石中,莫稔①所去。乃依炬四穷,其深陷逾朝真②,而屈曲少逊”。
(原载《旅行家》1957年第11期)
【赏析】
现代著名老作家叶圣陶的《记金华的两个岩洞》,是一篇优美的游记散文。它记叙了作者1957年春天游览金华北山的经过。作者准确地抓住景物的特征,通过绘声绘色的描写,把金华两个岩洞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
这篇文章和其他游记散文一样,是以作者自己的游踪作为贯串全文的线索的。文章开头简洁地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以及只游两个岩洞的原因。接着依次描写了沿途所见的秀丽景色。然后紧扣题目,写游览双龙洞的情景,又写游览冰壶洞的情景,最后以瀑布的去向,结束全文。但是,仅仅看到这一点,还不能算真正理解了作者构思的巧妙,以及本文结构的特点。这篇游记结构的与众不同,在于它还以泉水作为线索,贯串始终。文章一开始便点明,北山洞有三个,朝真“洞中泉流跟冰壶、双龙上下相贯通”的这一特点,然后依照游览的顺序,从泉流的下游写起。先写进山之前,在罗甸就看到了由于“双龙泉水”的灌溉而长得特别好的佛手; 再写“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一路迎着溪流”来到双龙洞口,看见“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走进双龙洞的外洞,看见“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寻它的来路,原来是“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 再从孔隙乘小船进入内洞;在内洞,又见“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到了冰壶洞,沿着石级向下走,“忽然听见水声了”,再往下走“就看见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最后指出“这个瀑布不像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双龙洞泉水的上源”,与首段一句相照应,结束文章。正是这一条泉水贯穿全文各部分,才使文章脉胳清晰、结构严谨,浑然成一体。
另外,作者准确地抓住景物最鲜明的特征,用动人的词汇,绘声绘色地加以细致的描述,使读者产生一种身历其境,如见其景之感。如描写沿途景色的三段文字,是各有特色的。它写罗甸,写山景,写溪流,都紧紧抓住金华地区的风物特点,突出一个“美”字。写双龙洞则是通过作者的亲身感受来写,充分显示出同中有异的特点。强调所用之船的小,通过之险,这就突出了双龙洞的“奇”。同时围绕着双龙洞的景物描写,作者又把笔触伸向历史的长河中去,引用、介绍了郁达夫、徐霞客的游记,写出洞的历史悠久。接着又写现状:“公路修起来了,休憩茶饭的所在布置起来了,外洞内洞收拾得干干净净”,“工人、农民、干部、学生都有,外洞内洞闹哄哄的”。从历史和现实的对比中,写出作者热爱祖国的真挚之情。描写冰壶洞,主要是抓住洞中瀑布的特点。先渲染瀑布巨大的声势,先声夺人,惊心动魄。再写瀑布的动态从对面看“一挂瀑布从石隙吐出来,吐出来的地方石势突出,所以瀑布全部悬空,上狭下宽,高大约十丈”,十分形象,传神。从低处仰视:“好像天蒙蒙亮的辰光正下急雨,千万枝银箭直射而下”,比喻新鲜、贴切。通过两幅壮美奇观的瀑布图,可见作者不仅抓住了洞中的瀑布特点进行描写,而且融情于景,把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洋溢在文章的各处。这就从一个侧面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文章在景物描写的过程中,还不时插入一些议论。如写双龙洞时,顺便介绍了岩洞的成因; 引用徐霞客、郁达夫游览三洞的材料等。这就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知识性,使读者得到一种满足。
这篇游记的行文非常严密,用词也十分准确。如作者描写一路的过程:“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甸”,“过了罗甸就渐渐入山”,“入山大约五公里就到双龙洞口”,交代得十分明确。又如写小船进双龙洞时是这样写的:“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被撞破了额角,擦伤了鼻子。”十分准确地写出了那条水路的低矮、狭小和险要。从这里足以看出作者运用词汇的准确和生动。
(沈其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