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散文欣赏·囚绿记

中国现代散文欣赏辞典·囚绿记

《囚绿记》: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

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我占据着高广不过一丈的小房间,砖铺的潮湿的地面,纸糊的墙壁和天花板,两扇木格子嵌玻璃的窗,窗上有很灵巧的纸卷帘,这在南方是少见的。

窗是朝东的。北方的夏季天亮得快,早晨五点钟左右太阳便照进我的小屋,把可畏的光线射个满室,直到十一点半才退出,令人感到炎热。这公寓里还有几间空房子,我原有选择的自由的,但我终于选定了这朝东房间,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占有它,那是有一个小小理由。

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是打碎了,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我欢喜看水白,我欢喜看草绿。我疲累于灰暗的都市的天空,和黄漠的平原,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 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当我在这小房中安顿下来,我移徙小台子到圆窗下,让我的面朝墙壁和小窗。门虽是常开着,可没人来打扰我,因为在这古城中我是孤独而陌生。但我并不感到孤独。我忘记了困倦的旅程和已往的许多不快的记忆。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我了解自然无声的语言,正如它了解我的语言一样。

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漂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偃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从前我有个时候,住在乡间的一所草屋里,地面是新铺的泥土,未除净的草根在我的床下茁出嫩绿的芽苗,蕈菌在地角上生长,我不忍加以剪除。后来一个友人一边说一边笑,替我拔去这些野草,我心里还引为可惜,倒怪他多事似的。

可是每天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 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我渐渐不能原谅我自己的过失,把天空底下的植物移锁到暗黑的室内;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虽则我恼怒它的固执,无亲热,我仍旧不放走它。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我原是打算七月尾就回南去的。我计算着我的归期,计算这“绿囚”出牢的日子。在我离开的时候,便是它恢复自由的时候。

芦沟桥事件发生了。担心我的朋友电催我赶速南归。我不得不变更我的计划,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火车已经断了数天,我每日须得留心开车的消息。终于在一天早晨候到了。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我把瘦黄的枝叶放在原来的位置上,向它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

离开北平一年了。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么?



(选自《囚绿记》,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年8月版)



【赏析】

读过《囚绿记》的读者,一想起这篇作品,大概无不会在脑海里浮现出那支“永远朝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来,并由此而深深地怀念在孤岛上海被日本敌特机关秘密杀害的进步文化人陆蠡。

为什么一篇《囚绿记》会使读者经久难忘?

《囚绿记》表面上看它仅是一篇咏物小品。作者恋绿而居,囚绿欣赏,释绿南归。这三个过程也都是围绕着常春藤这个物而层层深入开展的。

作品先集中写囚绿的经过:去年夏天,作者在北平灰暗的天空下,在孤独寂寞中寻找住所。他和他的“绿友”——常春藤邂逅相遇了。当作者瞥见这绿影时,感觉一阵的喜悦,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在这间简陋破旧的小屋子里住下了。之后,他久久地“留恋于这片绿色”和它“对语”,由于喜爱,他就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枝牵引进屋。由此他便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而且“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然而这被幽囚的“绿友”,“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常春藤,它一点不领人情,“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得“像病了的孩子”。这“囚”不住的“绿”始终在反抗着人的这种做法。芦沟桥事件发生了,朋友急催作者南下,临走之前,作者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并真诚地向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并期待着,“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作者就是沿着对常春藤的喜、恋、囚、释、念这一线索,围绕着对“绿友”的感情而娓娓道来,逐层展开,在平淡中蕴含着一种深意。

作者对常春藤这一物的感情是真挚的。“绿色是多宝贵的啊! 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四个排比句,表达了作者无比的赞美之情。不仅赞美,作者还“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爱恋和追求之情也是渲染得淋漓尽致。如果仅仅到此为止。那么这也不过是一篇写得很好的咏物小品。然而从作品所写的地点北平,时间在芦沟桥事变以后以及篇末所渲染的纷繁离乱的环境气氛来看,这就不难觉察作品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思了。陆蠡是以常春藤作为民族与祖国命运的写照; 以人为的囚禁比作民族与祖国的命运被异族侵凌; 以常春藤的永不甘心于幽禁,象征祖国和人民的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反抗精神;以常春藤的释放,象征民族与祖国的获得自由与解放。作品的爱国主义之情在字里行间若隐若显,读后使人回味无穷。作品就是运用一种象征的手法和托物言志的抒情方法,抒发作者热爱美好的生活,追求自由解放的思想感情。因此在构思的巧妙这一点上陆蠡的《囚绿记》与朱自清的《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

作品以叙述的笔调,抒写了作者“囚绿”的始终。其语言风格清新委婉,自然流畅。如“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胳,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又如“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 这些句子似乎很普通,然而就在这平平常常、朴朴素素的语句中洋溢着一种抒情的美,透露出作者一种淡淡的情思,清丽深沉的文意。

作品紧紧围绕着“绿”而娓娓道来,层层展开。作者见绿而喜绿,这种爱恋又发展成一种敬意,因为这绿有一种不可改变的品性,“永远朝着阳光生长”,于是作者在惊奇之中又感到一种内疚,责备自己。离小屋之前,作者抱着一种近乎虔诚之心,释绿还原,赞美常春藤的“永不屈服于黑暗”,这时作者似乎又带有一种庄严之感。所以全文的节奏就比较舒缓、沉着,就如一泓清泉缓缓而流,然而它又起伏跌宕。作者由恋绿,而竟至“囚”绿,这一个“囚”字真如异峰突起,它把作者的 “爱”绿渲染得淋漓尽致。由恋而囚而念,表达了作者的深爱之情。《囚绿记》抒情不虚浮不夸张,描写又简约又朴实,给人一种厚重的感觉。这正如现代戏剧家、文学评论家李健吾所说的:“感情厚实,蕴藉有力,文字格外凝重不浮。”

(沈其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