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庾信》原文|赏析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庾信后半生虽然经常因屈仕北朝而痛悔自责,但并非没有功名事业之想。当他回忆起早年在梁朝“乘舟能上月,飞幰欲扪天”的豪气时,总不免为今生壮志成灰而深深叹惋。这种炽烈的身世之感在夜深人静时涌上心头,常搅得他彻夜难寐。不过,此开头说:“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还不止是因为故国覆灭,使自己的封侯之想变成中宵之梦。诗人的愁闷中更有不能为国建立功勋的自嘲。《拟咏怀》之三说:“俎豆非所习,帷幄复无谋。不言班定远,应为万里侯。”谓自己不习俎豆礼乐之事,又无军旅帷幄之谋,出使他国也不能像班超那样使三十六国与汉通好,定边封侯,反而被迫留仕。于是,对早年功业未就的遗憾,又变成了对当初使魏被辱的羞惭。这就是诗人忽发中夜之愁的复杂心理。

中夜愁思难解,欲操琴自我排遣。琴声响遍屋里,不觉其心静,反更见其烦躁。欲读书以开怀释闷,床头书卷翻遍,非但不能解忧,反而越觉心绪缭乱:徒有教养学识,只能供自己消遣,而无益于救国。因此“遍屋里”、“满床头”二句从词情上就能体会出诗人拨弦和翻书时烦乱的神情和动作。“虽言”二句说自己已经过庄周梦蝶一般的人生变故,然而却没有庄周那样豁达适志。也可以理解为:回想此生变故,身世如梦,却又偏偏是真,非如庄周仅是一梦而已。庄生梦蝶是一个熟典,用在这里,却显得意蕴丰富,并与“中夜”相照应,勾连成中夜梦醒的字面印象,从而又强调了琴书均不能使自己解脱的精神苦闷。

下面几句,由“中夜”暗渡到残月在天,秋气袭人。残月虽是从新月变化而来,但一弯玉弓却看上去与新月无别;秋气虽是今年刚刚感觉到的,但那新到的秋气与去年的、往年的也全然相似。“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二句映衬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由“新秋”来,是写景,但又使人想象到诗人泪下如珠的悲咽,想象到他往昔火一般热烈的功名事业之心,到今已如萤火一般破碎而四处飘流。这两句富于意象,一个“碎”字道出了诗人此刻的心境。于是,诗在哀叹中结束:古人说乐天知命,便可不忧,然而自己又何时才能不忧呢?意思上承庄生梦蝶之典,谓此生永远不能达到乐天知命的精神境界,一结悲凉无限。

这首诗前半篇写中夜操琴、诗书满架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雅优美的意境,词气声调中却溢出难以抑止的烦躁和忧闷,与身世如梦的迷惘之感奇特地交织在一起,表现极为别致,而又全出于自然之声情,从而含蓄而又深细地展示了诗人内心苦闷的另一个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