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望月·鲍泉》原文|赏析

客行钩始悬,此夜月将弦。

川澄光自动,流驶影难圆。

苍苍随远色,漾漾逐漪涟。

无因转还汎,回首眷前贤。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与月似乎结下不解之缘,尤其是江月、水月最为诗人所喜爱,历代都有吟咏佳作。然而,在不同诗人的笔下,江上月景却情态万殊,各有各的风采情韵,鲍泉这首诗也自有它的独特风韵。

诗人先用“客行钩始悬”回叙一笔,点出离家远行时的月景。那时只是月弯如勾,悬在夜空,而今夜的月亮已将是半圆如弦了。从一弯新月到月将半圆,表明客行在外已有数日光景了。这是明写月的变化,暗写客行时日。虽然时间不算长,但从首句开头即说“客行”,接着又计数时日的心理活动来看,已经流露出望月思家的情绪,有着“舟子夜离家,开舲望月华”的心境,所以三四两句清辞低吟,写了:“川澄光自动,流驶影难圆。”因江水清澈,倒映在水中的明月格外明亮,月色满江,光波摇荡,一片清幽。在奔流不停的江水中,月影被波浪捵开了,总见不到圆月的形影。这是借月影难圆喻亲人团聚之难,写来清婉幽丽,隐约间有一种淡淡的愁情。

诗的六七两句:“苍苍随远色,漾漾逐漪涟”,仍写江上月景。舟行江中,只见明月依人,随舟而行,无处不在,清光悠悠,处处映照。在月光下,远山苍苍,江波荡漾,一静一动,相映成趣。诗人不说月映远山、照涟漪,而说它“随远色”,“逐漪涟”,明月就变成有情有意之物,好像它有意追随青山,追逐江波,追逐着客途漂泊的诗人,诚是信手点化,别具情思。

明月作为诗人心灵观照的对象,对居家和客行者有着迥然不同的感情引发作用,沈约《八咏诗》就说过:“居人临此以笑歌,别客对之伤旦暮。”在古代咏月诗中,客行多于家居,他们的心境大抵如谢庄《月赋》所说:“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或如李白《静夜思》所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鲍泉离家客行,江上望月,自然属于“别客对之伤旦暮”。所以尽管月色清幽,使他赏爱不尽,也还是勾起了思家之情,正是在这种心情支配下,末尾两句才写了:“无因转还汎,回首眷前贤。”江潮涨落有期,而自己却不能随着退落的江水回到故乡,去路遥长,令人忧伤。这满怀的愁绪诉说不尽,但心中孤寂,又不能不说,思来想去,终于吐出一句“回首眷前贤”。唯有回首往古,从前贤那里寻求感情的共鸣了。这里没有明说贤人何指,也没有说明所眷何事,但无疑是此情与古同,将此时此地的离情别绪与古人彼时彼地的客愁羁思打成感情的连结,达到心灵上的冥通。这层意思,诗中始终不肯说破,几经绕旋,依然隐在内心深处,显得低徊深沉,含蓄婉曲,给人以遐想的空间和咀嚼不尽的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