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风鸣北林,熠燿东南飞。愿言所相思,日暮不垂帷。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玄鸟夜过庭,仿佛能复飞。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浮云日千里,安知我心悲。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
此诗末二句为《文选》卷二四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二首》之二李善注所引,谓出李陵《赠苏武诗》,情况与前诗相同。但这篇作品写两地相思,无法看出双方的身份和所处环境,又与前诗稍有区别。
“晨风鸣北林,熠耀东南飞”,诗就眼前景物入手。“熠燿”《广文选》作“熠熠”,原指光亮闪烁,这里联系《有鸟西南飞》诗中“熠熠似苍鹰”及本诗中的“玄鸟”来看,显然代指飞鸟。诗人黎明即起,眼见晨风吹过北面的林木,一只鸟儿扇动着双翼向东南飞去。他痴痴地望着渐渐远去的鸟儿,托它为自己给远方的友人捎句话,请他所思念的人到了晚上不要把窗帷垂下。“明月照高楼,想见余光辉”,这样就可以让月光照进高楼,二人同时沐浴在明月的清辉中,互慰相思之情了。诗人的这一嘱托和想象十分新颖奇特,它以普照两地的月光作为互通相思的媒介,意境优美,感情深挚动人。后来唐代诗人李峤诗中的“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送崔主簿赴沧州》)、宋代文豪苏轼词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等,都与此有同工异曲之妙。
不难想象,诗人既托鸟儿传言所思之人夜不垂帷,那么他在入夜之后自然要早早尽情地领略明月的清辉了。正当他独步中庭、似有所盼时,一只玄鸟在夜空中飞过,仿佛专程从远方飞来告诉诗人话已带到。见了这种情景,诗人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感情波澜,“褰裳路踟蹰,彷徨不能归”,他急忙提起衣衫,在月光下来回走动,忘情得连步履也有些蹒跚了。他走着,想着;想着,走着,眼前好像出现了所思之人也对月叹息的情景,这使他流连忘返,难以自制。在这里,诗人充分驰骋了他的想象,不仅将鸟的晨飞与夜过巧妙地绾合照应起来,而且通过这种绾合和照应,以我为主地映现出两地相思之苦,使人读来浮想联翩,感叹不已。
诗的末四句直抒胸臆。前二句即景生情,诗人仰望夜空,浮云飘行,一日千里,而自己只能滞留一方,长期不能与所思念的人相会,心中悲苦无人可知。后二句表露心愿,陈述希望:“思得琼树枝,以解长渴饥。”“琼树”相传生于昆仑流沙边,花食之可长生。“渴饥”形容相思情切,如饥似渴。《诗》:“未见君子,惄如调饥。”这二句诗既可理解为诗人盼望得到“所相思”赠送的琼树枝,以排解积久于心的相思之苦;同时也可理解为诗人自己得到琼树枝以赠“所相思”,了却长期思念的心愿。然而不管哪种理解,由于琼树枝与长生有关,这里都含有以双方健康长寿为安慰或祝愿的意思。
这首诗构思奇巧,言情含蓄。与《有鸟西南飞》主要写鸟不同,它涉及鸟的地方只有二处,安排在一前一后,一晨一暮,笔墨经济,却在全诗中起了穿针引线的重要作用。诗人的描写、想象和抒情均借此次第展开,结构章法寓于天然浑成之中,风格本色而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