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曲歌·吴声歌曲》原文|赏析

一夕就郎宿,通夜语不息。

黄蘗万里路,道苦真无极。

这首短歌描写一个女子与情人久别重聚之夜的情景。前两句是叙事,语、意平实,似乎信口而出,但概括力很强。这位女子不顾羞涩主动地“就郎宿”,一个“就”字,就描绘出她感情之炽烈,心情之迫切,并暗示了她与情人旷别久离这一层意思。次句“通夜”与“一夕”前后呼应,突出了“语不息”的时间之长。久别重聚,良宵千金,可她整夜喁喁不休,若非平日天涯隔远,鸿雁书断,又何至于如此呢?这两句即事寓情,意在言外,涵含不露。后两句紧承“语不息”,但在写法上却故意宕开,先插一景语“黄蘗万里路”,然后借助谐音双关,巧妙地将“语不息”的内容加以点破。“黄蘗”,树名,枝干可以入药,其味苦涩,六朝民歌中常用以起兴,引出“苦”字;“万里路”,即下句之“道”。“道苦”二字,既指黄蘗“苦道”,又用来暗指女子“诉苦”。也就是以“大道”之“道”,谐“道说”之“道”;以苦树之“苦”,谐相思之“苦”。把女子整夜不休地向情人诉说的乃是郁结心头之“苦”,明确而又含蓄,直率而又委婉地托出。所诉之“苦”,仅是相思之“苦”,抑或还有其它,并未明言,留给读者去发挥想象,有悠悠不尽之妙。

诗中双关谐音的手法运用得极为纯熟精妙,恰到好处。根据汉语语音特点而形成的这一表现方式,在吴声西曲中更形成了自己的表述特色:“上句述其语,下句释其义,”两句一组,第一句先述一事物(或动作、或情景),次句再申明补足其意,而双关语暗藏于次句。这,即为“风人诗”,又名“吴格”。它较之一般的双关语为难,往往基于活跃的联想,而与全诗有机结合。诗中“黄蘗万里路”一句,就不仅起了启引出下句双关语的作用,本身又以生动具体的景象给读者以种种联想。不正是这条“苦道”使有情人“天涯各一方”?它又不正是女子彻夜倾诉的“苦”的象征?启下而绾上,同全诗境界融而为一,天衣无缝。加上末句双关妙语,以感叹的语调出之,更是余味无穷。诗寓巧思妙喻于平淡自然的语句之中,写的虽是生活中常见的情景,但读来含意丰茸,隽永有味,显然正是得力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