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者天下之制利用也,人主者天下之利埶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齐湣、宋献是也。故人主天下之利埶也,然而不能自安也,安之者必将道也。
故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挈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然扶持心国且若是其固也!之所与为之者,之人则举义士也;之所以为布陈于国家刑法者,则举义法也;主之所极然帅群臣而首乡之者,则举义志也。如是,则下仰上以义矣,是綦定也。綦定而国定,国定而天下定。仲尼无置锥之地,诚义乎志意,加义乎身行,箸之言语,济之日,不隐乎天下,名垂乎后世。今亦以天下之显诸侯诚义乎志意,加义乎法则度量,箸之以政事,案申重之以贵贱杀生,使袭然终始犹一也。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于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 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济义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德虽未至也,义虽未济也,然而天下之理略奏矣,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臣下晓然皆知其可要也。政令已陈,虽睹利败,不欺其民;约结已定,虽睹利败,不欺其与。如是,则兵劲城固,敌国畏之;国一綦明,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非本政教也,非致隆高也,非綦文理也,非服人之心也,乡方略,审劳佚,谨畜积,修战备,然上下相信,而天下莫之敢当。故齐桓、晋文、楚庄、吴阖闾、越句践,是皆僻陋之国也,威动天下,强殆中国,无它故焉,略信也。是所谓信立而霸也。挈国以呼功利,不务张其义,齐其信,唯利之求,内则不惮诈其民而求小利焉,外则不惮诈其与而求大利焉,内不修正其所以有,然常欲人之有。如是,则臣下百姓莫不以诈心待其上矣。上诈其下,下诈其上,则是上下析也。如是,则敌国轻之,与国疑之,权谋日行,而国不免危削,綦之而亡,齐闵、薛公是也。故用强齐,非以修礼义也,非以本政教也,非以一天下也,绵绵常以结引驰外为务。故强,南足以破楚,西足以诎秦,北足以败燕,中足以举宋。及以燕赵起而攻之,若振槁然,而身死国亡,为天下大戮,后世言恶,则必稽〔51〕焉!是无他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者制〔52〕人,不善择者人制之。
国者,天下之大器也,重任也,不可不善为择所而后错〔53〕之,错险则危;不可不善为择道然后道之,涂〔54〕薉〔55〕则塞;危塞则亡。彼国错者,非封〔56〕焉之谓也,何法之道,谁子之与〔57〕也。故道王者之法,与王者之人为之,则亦王;道霸者之法,与霸者之人为之,则亦霸;道亡国之法,与亡国之人为之,则亦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
故国者,重任也,不以积〔58〕持之则不立。故国者,世所以新者也,是惮惮〔59〕,非变也,改玉改行〔60〕也。故一朝之日也,一日之人也,然而厌焉〔61〕有千岁之国何也?曰: 援〔62〕夫千岁之信法以持之也,安与夫千岁之信士〔63〕为之也。人无百岁之寿,而有千岁之信士,何也?曰: 以夫千岁之法自持者,是乃千岁之信士矣。故与积礼义之君子为之则王,与端诚信全之士为之则霸,与权谋倾覆之人为之则亡。三者,明主之所以谨择也,而仁人之所以务白也。善择之者制人,不善择之者人制之。
彼持国者,必不可以独〔64〕也;然则强固荣辱在于取相矣!身能,相能,如是者王。身不能,知恐惧而求能者,如是者强。身不能,不知恐惧而求能者,安唯便僻〔65〕左右亲比〔66〕己者之用,如是者危削。綦之而亡。国者,巨用之则大,小用之则小;綦大而王,綦小而亡,小巨分流〔67〕者存。巨用之者,先义而后利,安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68〕之求,夫是之谓巨用之。小用之者,先利而后义,安不恤是非,不治曲直,唯便僻亲比己者之用,夫是之谓小用之。巨用之者若彼,小用之者若此;小巨分流者,亦一〔69〕若彼,一若此也。故曰:“粹〔70〕而王,驳〔71〕而霸,无一焉而亡。”此之谓也。
国无礼则不正。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既错之而人莫之能诬也。诗云:“如霜雪之将将〔72〕,如日月之光明;为之则存,不为则亡。”此之谓也。
国危则无乐君,国安则无忧民。乱则国危,治则国安。今君人者,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譬之是由好声色而恬〔73〕无耳目也,岂不哀哉!夫人之情,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74〕,心欲綦佚。此五綦者,人情之所必不免也。养五綦者有具〔75〕,无其具,则五綦者不可得而致〔76〕也。万乘之国可谓广大富厚矣,加有治辨〔77〕强固之道焉,若是则恬愉无患难矣,然后养五綦之具具也。故百乐者,生于治国者也;忧患者,生于乱国者也。急逐乐而缓治国者,非知乐者也。故明君者,必将先治其国,然后百乐得其中。暗君者,必将急逐乐而缓治国,故忧患不可胜〔78〕校〔79〕也,必至于身死国亡然后止也,岂不哀哉!将以为乐,乃得忧焉;将以为安,乃得危焉;将以为福,乃得死亡焉;岂不哀哉!於乎〔80〕!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故治国有道,人主有职。若夫〔81〕贯日〔82〕而治详,一日而曲列〔83〕之,是所使夫百吏官人为也,不足以是伤游玩安燕之乐。若夫论〔84〕一相以兼率之,使臣下百吏莫不宿道〔85〕乡方〔86〕而务,是夫人主之职也。若是,则一天下,名配尧、禹。之主者,守至约而详,事至佚而功,垂衣裳〔87〕不下簟〔88〕席之上,而海内之人莫不愿得以为帝王。夫是之谓至约,乐莫大焉。
人主者,以官〔89〕人为能者也;匹夫者,以自能为能者也。人主得使人为之,匹夫则无所移〔90〕之。百亩一守,事业穷,无所移之也。今以一人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使人为之也。大有天下,小有一国,必自为之然后可,则劳苦秏顇〔91〕莫甚焉;如是,则虽臧获〔92〕不肯与天子易埶业〔93〕。以是县〔94〕天下,一四海,何故必自为之?为之者,役夫之道也,墨子之说也。论〔95〕德使能而官施〔96〕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97〕,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98〕方而议;则天子共〔99〕己而已矣!”出若〔100〕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101〕也。
百里之地可以取天下,是不虚,其难者在人主之知之也。取天下者,非负其土地而从之之谓也,道足以壹人而已矣。彼其人苟壹,则其土地且奚〔102〕去我而适〔103〕它!故百里之地,其等位爵服,足以容天下之贤士矣;其官职事业,足以容天下之能士矣;循其旧法,择其善者而明〔104〕用之,足以顺服好利之人矣。贤士一焉,能士官焉,好利之人服焉,三者具而天下尽〔105〕,无有是其外矣。故百里之地,足以竭埶矣;致忠信,箸〔106〕仁义,足以竭人矣。两者合而天下取,诸侯后同〔107〕者先危。诗曰:“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一人之谓也。
羿、蜂门者,善服〔108〕射者也。王良、造父〔109〕者,善服驭者也。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人服而埶从之,人不服而埶去之,故王者已〔110〕于服人矣。故人主欲得善射,射远中微〔111〕,则莫若羿、蜂门矣;欲得善驭,及速致远,则莫若王良、造父矣;欲得调壹天下,制秦、楚,则莫若聪明君子矣。其用知甚简,其为事不劳而功名致大,甚易处而綦可乐也。故明君以为宝,而愚者以为难。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是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重色而衣之,重味而食之,重财物而制之,合天下而君〔112〕之;饮食甚厚,声乐甚大,台谢〔113〕甚高,园囿〔114〕甚广,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天子之礼制如是者也。制度以陈,政令以挟〔115〕;官人失要〔116〕则死,公侯失礼则幽〔117〕,四方之国,有侈〔118〕离之德则必灭;名声若日月,功绩如天地,天下之人应之如景〔119〕向〔120〕,是又人情之所同欲也,而王者兼而有是者也。故人之情,口好味而臭味莫美焉,耳好声而声乐莫大焉,目好色而文章致繁妇女莫众焉,形体好佚而安重闲静莫愉焉,心好利而谷禄莫厚焉;合天下之所同愿兼而有之,皋牢〔121〕天下而制之若制子孙,人苟不狂惑戆〔122〕陋者,其谁能睹是而不乐也哉!欲是之主并肩而存,能建是之士不世绝,千岁而不合,何也?曰: 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人主则外〔123〕贤而偏举,人臣则争职而妒贤,是其所以不合之故也。人主胡〔124〕不广焉,无恤亲疏,无偏贵贱,唯诚能之求?若是,则人臣轻职业让贤,而安随其后;如是,则舜、禹还至,王业还起。功壹天下,名配舜、禹,物由〔125〕有可乐如是其美焉者乎!呜呼!君人者亦可以察若言矣!杨朱〔126〕哭衢〔127〕涂〔128〕曰:“此夫过举〔129〕蹞步〔130〕而觉跌千里者夫!”哀哭之。此亦荣辱安危存亡之衢已,此其为可哀甚于衢涂。呜呼!哀哉!君人者,千岁而不觉也。
无国而不有治法,无国而不有乱法;无国而不有贤士,无国而不有罢〔131〕士;无国而不有愿民〔132〕,无国而不有悍民;无国而不有美俗,无国而不有恶俗;两者并行而国在,上偏〔133〕而国安,在下偏〔134〕而国危;上一而王,下一而亡。故其法治,其佐贤,其民愿,其俗美,而四者齐,夫是之谓上一。如是,则不战而胜,不攻而得,甲兵不劳而天下服。故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他故焉,四者齐也。桀、纣即厚〔135〕于有天下之埶,索为匹夫而不可得也,是无它故焉,四者并亡也。故百王之法不同,若是,所归者一也〔136〕。
上莫不致爱其下,而制之以礼。上之于下,如保赤子〔137〕。政令制度,所以接〔138〕下之人。百姓有不理〔139〕者如豪末〔140〕,则虽孤〔141〕独〔142〕鳏〔143〕寡〔144〕必不加焉。故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可使不顺。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至于庶人,莫不以是为隆正〔145〕。然后皆内自省以谨于分,是百王之所以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然后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止矣。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是百王之所同,而礼法之大分也。若夫贯日而治平,权〔146〕物而称〔147〕用,使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以是用挟于万物,尺寸寻丈〔148〕,莫得不循乎制度数量然后行,则是官人使吏之事也,不足数〔149〕于大君子〔150〕之前。故君人者,立隆政〔151〕本朝而当,所使要百事者〔152〕诚仁人也,则身佚而国治,功大而名美,上可以王,下可以霸。立隆正本朝而不当,所使要百事者非仁人也,则身劳而国乱,功废而名辱,社稷必危,是人君者之枢机也。故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不能当一人而能当千人、百人者,说无之有也。既能当一人,则身有何劳而为,垂衣裳而天下定。故汤用伊尹,文王用吕尚,武王用召公,成王用周公旦。卑者〔153〕五伯,齐桓公闺门〔154〕之内,县〔155〕乐奢泰〔156〕游抏〔157〕之修〔158〕,于天下不见谓修,若九合诸侯,一匡〔159〕天下,为五伯长〔160〕,是亦无他故焉,知一政于管仲也,是君人者之要守也。知者易为之兴力而功名綦大,舍是而孰足为也。故古之人,有大功名者,必道是者也;丧其国,危其身者,必反是者也。故孔子曰:“知者之知,固以〔161〕多矣,有〔162〕以守少,能无察乎!愚者之知,固以少矣,有以守多,能无狂乎!”此之谓也。
治国者分〔163〕已定,则主相臣下百吏各谨其所闻,不务听其所不闻;各谨其所见,不务视其所不见。所闻所见,诚以齐矣,则虽幽闲隐辟〔164〕,百姓莫敢不敬分安制以化〔165〕其上,是治国之征〔166〕也。
主道治近不治远,治明不治幽,治一〔167〕不治二〔168〕。主能治近则远者理,主能治明则幽者化,主能当一则百事正。夫兼听天下,日有余而治不足者,如此也,是治之极也。既能治近,又务治远;既能治明,又务见幽;既能当一,又务正百;是过〔169〕者也,过犹不及也,辟〔170〕之是犹立直木而求其影之枉〔171〕也。不能治近,又务治远;不能察明,又务见幽;不能当一,又务正百;是悖者也,辟之是犹立枉木而求其影之直也。故明主好要〔172〕,而暗主好详。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君者,论一相,陈一法,明一指〔173〕,以兼覆〔174〕之,兼炤〔175〕之,以观其盛〔176〕者也。相者,论列百官之长,要百事之听,以饰〔177〕朝廷臣下百吏之分,度其功劳,论其庆赏,岁终奉其成功以效〔178〕于君。当则可,不当则废。故君人劳于索之,而休于使之。
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三得者具而天下归之,三得者亡而天下去之。天下归之之谓王,天下去之之谓亡。汤、武者,修其道,行其义,兴天下同利,除天下同害,天下归之。故厚德音〔179〕以先之,明礼义以道之,致忠信以爱之,赏贤使能以次〔180〕之,爵服赏庆以申重之,时其事〔181〕、轻其任以调齐之,潢然〔182〕兼覆之,养长之,如保赤子。生〔183〕民则致宽,使民则綦理,辩政令制度,所以接天下之人。百姓有非理者如豪末,则虽孤独鳏寡必不加焉。是故百姓贵之如帝,亲之如父母,为之出死断亡而不愉者,无他故焉,道德诚明,利泽诚厚也。
〔注释〕 制: 衍文。 用: 工具。 持: 掌握。 綦(qí): 极,极点。 索: 要求。 齐湣: 齐湣王,战国时齐国国君。 宋献: 宋献公,战国时宋国国君。 将: 推行。 白: 明白。 挈: 领导。 (luò)然: 坚固稳定的样子。 心国: 心,思想;国,国家。 之: 相当于“其”。 布陈: 颁布,设置。 主: 衍文。 极: 同“亟”,急切。 乡: 通“向”。 綦: 通“基”,基础。 箸: 通“著”,显露。 济: 成功。 申重: 反复强调。 袭然: 一致。 部发: 勃发。部,通“勃”。 齐: 统一。 白: 显著。 亳(bó): 商朝的国都。 鄗: 同“镐”,周武王国都。 奏: 通“凑”,会聚,具备。 已诺: 已,不允许;诺,允许。 要(yāo): 约。 约结: 盟约。 与: 结盟的诸侯国。 一: 上下一致。 綦: 当作“基”。 五伯: 指下文所说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句践。 乡: 同“向”,专致,注重。 审: 注意。 畜: 同“蓄”。 修: 施行。 略: 取得。 修正: 整治。 以: 同“已”。 析: 分离,貌合神离。 绵绵: 接连不断。 结引: 勾结。 驰外: 向外扩张。 诎: 同“屈”,使……屈服。 及以: 等到。 槁: 枯叶。 戮: 耻辱。 〔51〕 稽: 考察,借鉴。 〔52〕 制: 统制。 〔53〕 错: 通“措”,安置。 〔54〕 涂: 通“途”,道路。 〔55〕 薉: 同“秽”,杂草丛生。 〔56〕 封: 疆界。 〔57〕 谁子之与: 任用什么样的人。 〔58〕 积: 积累,指长期积累起来的管理办法。 〔59〕 惮惮: 通“禅”,更替,指具有继承性的演变。 〔60〕 改玉改行: 古代贵族不同等级的人佩带的玉不同,在各种仪式时所行的步伐也不同。此指改变了贵族的等级地位。 〔61〕 厌焉: 即“厌然”,安然。 〔62〕 援: 援引。 〔63〕 信士: 老老实实地坚守“信法”的人。 〔64〕 独: 独自一个人管理国家。 〔65〕 便僻(pián bì): 通“便嬖”,善于逢迎而得到君主宠信的近臣。 〔66〕 亲比: 亲近依附。 〔67〕 小巨分流: 介于巨用和小用之间。 〔68〕 能: 才能。 〔69〕 一: 一部分。 〔70〕 粹: 纯粹,指“完全巨用之者”。 〔71〕 驳: 指“小巨分流者”。 〔72〕 将将(qiāng): 严正肃杀的样子。 〔73〕 恬: 安于。 〔74〕 臭(xiù): 气味。 〔75〕 具: 条件,方法。 〔76〕 致: 得到。 〔77〕 辨: 通“办”,治理。 〔78〕 胜(shēng): 尽。 〔79〕 校: 计数。 〔80〕 於乎: 同“呜呼”。 〔81〕 若夫: 至于。 〔82〕 贯日: 累日,积日。 〔83〕 曲列: 曲,周遍,周详;列,别,通“辨”,指明辨。 〔84〕 论: 选择。 〔85〕 宿道: 归于正道。 〔86〕 乡方: 向着正确的方向。 〔87〕 垂衣裳: 形容无所事事,十分安闲。 〔88〕 簟: 竹席。 〔89〕 官: 任用。 〔90〕 移: 转交。 〔91〕 秏顇: 同“耗瘁”,精力竭尽。 〔92〕 臧获: 奴婢。 〔93〕 埶业: 地位。 〔94〕 县: 通“悬”,掌握,治理。 〔95〕 论: 选择。 〔96〕 施: 给予。 〔97〕 听: 处理政事。 〔98〕 总: 统领。 〔99〕 共: 通“拱”,拱手,形容轻松从容。 〔100〕 若: 如此。 〔101〕 大分: 要领。 〔102〕 奚: 何。 〔103〕 适: 投往。 〔104〕 明: 彰明,指公布、宣传。 〔105〕 尽: 穷尽,全部取得。 〔106〕 箸: 同“著”,使……显明。 〔107〕 同: 归附。 〔108〕 服: 从事,治理。 〔109〕 造父: 周穆王的驭手。 〔110〕 已: 止,完毕。 〔111〕 微: 小目标。 〔112〕 君: 做君主。 〔113〕 谢: 通“榭”。 〔114〕 园囿: 古时帝王游猎场所。 〔115〕 挟: 同“浃”,融洽。 〔116〕 要: 约,规定。 〔117〕 幽: 囚禁。 〔118〕 侈: 同“誃”,离。 〔119〕 景: 同“影”。 〔120〕 向: 同“响”,回响。 〔121〕 皋牢: 牢笼,控制。 〔122〕 戆(zhuàng): 陋。 〔123〕 外: 疏远,排斥。 〔124〕 胡: 为什么。 〔125〕 由: 通“犹”,还。 〔126〕 杨朱: 战国时魏国人,主张“为我”、“贵生重己”,反对儒家的“仁义”与墨家的“兼爱”。 〔127〕 衢: 十字路口。 〔128〕 涂: 通“途”,道路。 〔129〕 过举: 错走。 〔130〕蹞步: 半步。 〔131〕 罢: 通“疲”,病,不贤,没有德行。 〔132〕 愿民: 谨慎守法的人。 〔133〕 上偏: 偏于上者,即治法、贤士、愿民、美俗。 〔134〕 下偏: 偏于下者,即乱法、罢士、悍民、恶俗。 〔135〕 厚: 原作“序”。 〔136〕 所归者一也: 归结的道理是一个。 〔137〕 赤子: 婴儿。 〔138〕 接: 对待。 〔139〕 不理: 不合理。 〔140〕 豪末: 形容细微。豪,“毫”。 〔141〕 孤: 幼而无父。 〔142〕 独: 老而无子。 〔143〕 鳏: 老而无妻。 〔144〕 寡: 老而无夫。 〔145〕 隆正: 最高准则。 〔146〕 权: 合理地调节。 〔147〕 称: 合适。 〔148〕 尺寸寻丈: 均为古代长度单位,借指处理各种事物的标准。 〔149〕 数: 数说,一一列举。 〔150〕 大君子: 德才完备的君主。 〔151〕 政: 通“正”。 〔152〕 要百事者: 总领百事的人。 〔153〕 卑者: 次一等的。 〔154〕 闺门: 后宫。 〔155〕 县: 同“悬”。 〔156〕 泰: 通“汰”。 〔157〕 抏: 通“玩”。 〔158〕 修: 讲求。 〔159〕 匡: 正,扶正。 〔160〕 五伯长: 五伯中齐桓公居先,称五伯长。长,首领。 〔161〕 以: 同“已”。 〔162〕 有: 通“又”。 〔163〕 分: 职分。 〔164〕 幽闲隐辟: 指偏远的地方。闲,阻隔,闭塞;辟,通“僻”。 〔165〕 化: 顺从。 〔166〕 征: 征兆。 〔167〕 一: 指主要的事。 〔168〕 二: 指烦杂的事。 〔169〕 过: 超过。 〔170〕 辟: 同“譬”。 〔171〕 枉: 弯曲。 〔172〕 要: 要领。 〔173〕 指: 通“旨”,宗旨。 〔174〕 覆: 覆盖,庇护,指统治。 〔175〕 炤: 同“照”,察见。 〔176〕 盛: 通“成”,成功。 〔177〕 饰: 整顿。 〔178〕 效: 呈报。 〔179〕 德音: 道德声望。 〔180〕 次: 排列。 〔181〕 时其事: 根据时节安排事情。 〔182〕 潢然: 广大的样子。 〔183〕 生: 养育。
(张 静)
〔鉴赏〕 先秦时期,“同归而殊津”(《易·大传》),诸学纷呈,写下了我国学术史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荀子“虚一而静”,对“蔽于一曲”(《荀子·解蔽》)的各家学说,加以批判和扬弃,作出了划时代的总结。荀子是先秦集大成者。
《史记》言李斯“从荀卿学帝王之术”。本篇说“王”说“霸”,就是在宣讲帝王之学,即《汉志》所云的“君人南面之术”。荀子之“道论”,重在“君道”,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荀子思想的局限,可又是他无法超越的他所面临的历史现实。
“王霸”的含义,《天论》中有现成的解释:“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君主若能尊崇礼义,尊重贤良的人,就可以成为王者;若严法重刑,亲爱下民,使其为己所用,就可以成为霸主。本篇着重讨论的就是实行王道与霸道的问题。荀子不偏执一家之言,既积极主张王道政治,又不排除霸道,也即是说荀子既宣扬文王的王道之制,又肯定春秋五霸的力功。荀子认为“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治理国家,若能信守道义,就能称王于天下,若树立了信用,就可以成为霸主。这与孔孟的主张王道,排斥霸道,有很大的区别。荀子在思维模式上更为开放,在社会效果上更为符合实际。
本篇的重心就在综合王霸,对先秦各家及儒家各派的王霸关系论加以总结。“安之者,必将道也”,要使天下安定,必须得到正确的治国方略。所以,本篇也是荀子对先秦治国经验的一次总结。
孟子说“以力服人”是“霸道”,“以德服人”是“王道”,明确表示了“尊王贱霸”的政治主张(《孟子·公孙丑上》)。荀子讲“义立”是“王道”,“信立”是“霸道”,还讲“权谋立而亡”,玩弄权术就是“亡道”。荀子把眼光落在了“当时之变”(《儒效》)的社会现实上,提出了新的王、霸观,勾勒了自己的政治理想模式。荀子强调“臣使诸侯,一天下,是又人情之所欲也”,统一中国,是人们的共同愿望。荀子顺应时代潮流,表达了“四海之内若一家”(《王制》)的政治理想。荀子认为,实行王道,“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即使是只有方圆百里的土地,也可以称王于天下。“汤武是也”,以商汤王和周武王一统天下、令四方诸侯臣服为例证。春秋五霸崛起,“与国信之,虽在僻陋之国,威动天下,五伯是也”。荀子给予他们以历史的肯定。孔、孟羞于谈说的“齐桓公”,在私德上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但由于能重用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霸业,荀子称颂他有“天下之大节”(《仲尼》)。荀子是肯定霸道的。荀子从当时社会实际出发,看到了王道与霸道的不同作用,把霸道作为以王道统一天下的辅助手段。这就是所谓“上可以王,下可以霸”,荀子是主张“王道”兼采“霸道”的。汉宣帝的自白就说得透明透亮:“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汉书·宣帝纪》)后来的社会政治实践,大体如此,只是笼罩着某种“欺骗性”的阴影。荀子认为,霸道与王道不是绝对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统一起来,“诚义乎志意”,只要真正能用“义”来端正自己的思想,约束自己的行为,由“信立而霸”可以转变为“义立而王”。由此可见,荀子与孔、孟的政治主张虽有所不同,但其主旨是一致的,都崇尚王道,都赞美王道。
对于君主的用人之道,荀子尤为重视,提出了“不恤亲疏”、“不恤贵贱”、“唯诚能之求”、“尚贤使能”等原则。他告诫君王要慎重“取相”,即选用好宰相。荀子指出,“取相”是治理好国家、统一天下的重要条件。“能当一人而天下取,失当一人而社稷危”,这真不失为一句绝响千年的名言,至今仍余韵袅袅,能碰撞出时代的回音!
荀子主张的礼治,有别孔子的礼治和孟子的仁政,就在于礼治中包含了重法的内容。荀子是“隆礼重法”的。荀子强调“无国而不有治法”,荀子所憧憬的理想政治蓝图是“其法治,其佐贤,其俗美”、“政令行,风俗美”。这当然仅仅是闪烁思想家睿智光芒的幻想而已。
荀子的王道和霸道作为一种社会政治思潮,在中国历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安之者必将道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觅得一条正确的治国方略,而后坚持遵循,天下就会大安定,国家就会大昌盛,呈现出一派和谐、美好的气象。细细咀嚼荀子的这些话,是会深受智慧的启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