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揽虎尾·〔南朝·梁〕殷芸》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南朝·梁〕殷芸

孔子尝游于山,使子路取水,逢虎于水所,与共战,揽尾得之,内怀中,取水还,问孔子曰:“上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上士杀虎持虎头。”又问曰:“中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中士杀虎持虎耳。”又问:“下士杀虎如之何?”子曰:“下士杀虎捉虎尾。”子路出尾弃之,因恚孔子曰:“夫子知水所有虎,使我取水,是欲死我。”乃怀石盘,欲中孔子。又问:“上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上士杀人使笔端。”又问:“中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中士杀人用舌端。”又问:“下士杀人如之何?”子曰:“下士杀人怀石盘。”子路出而弃之,于是心服。

——《殷芸小说》

〔注释〕 内:通“纳”。

以“小说”作为正式书名的,始于《殷芸小说》。其中材料,大部分引自他书,内容也颇多荒诞怪异,但保存了许多古代小故事,于附会糅合之中,也反映了一些历史的鳞爪。

古代无机制枪,对于老虎,除了弓箭或陷阱之外,有时只有赤手空拳去搏斗,即所谓“暴虎”。《诗经·郑风·大叔于田》:“襢裼暴虎,献于公所。”这是写叔段的勇猛,当是纪实。《孟子》也有冯妇(男子)下车暴虎的记载,可见古代常有以勇力暴虎的事实。

本文中的子路揽虎尾故事,却是虚构,可能有此传说,产生这一故事的依据大致是这样:

子路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孔子曾说他“由(子路名仲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子路为人粗鲁亢直,冠雄鸡,佩牡豚,陵侮孔子。雄鸡牡豚,皆表示勇力。孔子以礼诱导,子路乃儒服致敬,并请求为弟子,后来对孔子非常忠心。孔子周游时,子路常随侍他,对孔子行事还曾表示不满,如孔子会见卫灵公夫人南子,子路便不高兴,仿佛梁山上的宋江和李逵。

这个故事,便是写子路有勇无谋,所谓虎尾春冰,便是指极危险的部分,却不是毙虎的要害,《水浒》写武松打虎,便是从大虫的头部下手。“逢虎于水所”云云,可能是由“暴虎凭河”联结起来,这是孔子认为不可取的(见《论语·述而》),不过孔子并非说子路。

文中又说“上士杀人使笔端”、“中士杀人用舌端”,这是作者借孔子之口说的,也说明当时已有以笔舌杀人之风,也许这便是作者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