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邑令·〔清〕青城子》原文|译文|注释|赏析

〔清〕青城子

某邑令,失礼于新知府,禀见,坚拒不纳。因心生一计:将己乡、会墨卷,仿知府乡、会墨卷,凡六艺,从破题至结尾,无句不肖;再托多人,为之先容。知府不得已,见之,盛气以临。邑令一见,口称:“大老爷是卑职恩师。”知府曰:“尔我南辕北辙,从未有声气相求,何来如此称谓?”邑令曰:“卑职当年志切功名,见大老爷高发,名文戛金敲玉,空前绝后。因昼夜揣摩,心写心藏,细细仿之,得以侥幸上进。虽隔千里,实为万幸。”遂将知府乡、会墨朗诵一遍,又将自己乡、会墨朗诵一遍,曰:“若非大老爷,安能忝列科甲?”言罢涕泗交颐。知府不觉大喜,引为知己。

盖知府犹文人习气未化,而邑令亦可谓巧于逢迎矣。

——《志异续编》

〔注释〕 邑令:县令。 乡、会墨卷:乡试和会试的卷子。乡试,明清时,每三年在各省(包括京都地区)举行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秀才,考中后称举人。会试,明清时,每三年一次在京都举行的考试,参加者必须是举人(或是监生),考中者称贡士,具备了参加最高级的殿试的资格。 六艺:此指六篇八股文。乡、会试都考三场,头场一开始都要求考生作三篇以四书书艺为题的八股文,乡、会试的阅卷者特别重视这开场的三篇文章。 破题:八股文每篇均由破题、承题、起讲、题比、虚比、中比、后比和大结八个层次组成。破题,又称破股,指开头两句,要求点破全篇主旨。 先容:事先说情。

中国的旧官场向来是藏污纳垢之地,见不得阳光的龌龊勾当层出不穷,横向倾轧排挤,竖向谄上骄下,丑态百出。大多数官员贪恋禄位,以保住乌纱帽并进而往上爬为能事,这类事例在正史野乘中俯拾皆是,而其中最为别开生面的要数此则小品里的某邑令。

起初某邑令时运不佳,因“失礼”而开罪新知府。知府衔恨特深,屡屡坚拒邑令于门外。邑令的乌纱真是岌岌乎危哉!但邑令是官场老手,自有峰回路转的妙术,凭借他的浑身解数,终使知府由盛气凌人而“大喜”,乃至把邑令“引为知己”。这套把戏为什么会获得如此巨大成功呢?

归纳起来,邑令有四个“善于”。一是善于设计。他摒弃了送厚礼、通路子、悔过认错等无济于事的下策,设计了以“八股文师承关系”为主题的“攻心”方案,这一招出奇制胜,果然击溃了知府的坚固防线。他把恃以进身的八股文设计成保住乌纱的护官符,物尽其用,匠心独运。二是善于排练。排练工作量很大,搜集新上司的乡、会两场墨卷,并且要背得滚瓜烂熟;又得煞费苦心写六篇如出一辙的摹仿文章,也要背得滚瓜烂熟。邑令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排练,做到一丝不苟。其后所取得的成果,可谓功夫不负苦心人。三是善于辞令。他演出时那套台词,堪称高超的拍马艺术。景仰颂扬有之,谦卑恭顺有之,虔诚真挚有之,语语仿佛出自肺腑,句句搔到对方痒处,不露丝毫做戏痕迹。无怪知府听后如饮醍醐,满心欢畅。四是善于表演。光有美妙动听言辞,没有精湛传神动作配合,演技还不算到家。这位邑令继娓娓话语后,紧接着来个精彩的“涕泗交颐”,这个高难度动作体现其表演艺术有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之妙。难怪知府堕其术中,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邑令的四个“善于”,拆穿西洋镜只有一个字:伪。假作真时真亦假,邑令自编自导自演的一出滑稽戏给虚伪狡诈的官场彻底曝了光,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