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刘基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士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
这篇《良桐为琴》,可以和《卖柑者言》一道读。后者讽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流行骗局,前者则是从另一个角度,为金玉其中的珍品,受到假国士的奚落抱不平。由于没有趋时媚俗作一番乔装打扮,真货色反被弃置、排斥。刘基一句“悲哉,世也”,足令天下“工之侨”同声一哭。
工之侨是作者虚构的人物,是历史上确有其人的卞和和作者另一位虚构人物卖柑者的混合体。工之侨和卞和都因身怀珍品不遇识主而受到冷落,但是工之侨不像卞和那样憨直,他从卖柑哲学里懂得一些狡黠的处世诀窍,终于使他的作品得到乐官“希世之珍”的好评,而且幸运地保住了两只脚。
然而,刘基笔下的工之侨并没有因为略施小技使得明珠重光深感满意,反而为此感到悲哀。怎么不呢?有权定优劣、辨良莠的国士、乐官,却是些不学无术的人。这些人掌握人才黜陟的大权,国家不衰败,政权不腐化,才是怪事,刘基自己谈得明白:“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他并非谈琴,谈的是社会的悲剧。
刘基颇为赞许工之侨选择的那条路,让他怀着伤感厌世情绪逃到深山去了。当然,这不是个办法,刘基自己也没走上这条路,他积极参加了推翻腐朽的元王朝的斗争。尽管在明王朝建立以后,他遭到诬陷,忧郁而死,但他终究没有逃世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