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白居易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蒲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白居易集笺校》
〔注释〕 巴峡:疑指“巴郡三峡”(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一带,包括今重庆至万县一段区域,非指巫峡以东、湖北巴东县以西之巴峡。 朵:指果实的成串成簇。 南宾守:忠州曾于天宝间改为南宾郡,乾元间复为忠州。南宾守,即忠州刺史。 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见过荔枝,却未见过在一二三日内摘下来的新鲜荔枝的人。
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由江州司马改任忠州刺史。在忠州只呆了一年即被召回京。这篇小文就写于离开忠州的前夕:元和十五年(820)夏天。
荔枝原产广东、福建等地。唐时四川也产,但产量和品种均不及闽、粤。由于四川离长安近,运输方便,唐时的贡品倒全由四川充任,从子午谷进入。当年杨贵妃吃的荔枝便是从那里用驿马传送进京的。白居易生于北方,足迹未及闽粤,没见过荔枝,一入川便对那里的荔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曾在忠州亲自栽种荔枝,并写了这样一首诗:“红颗珍珠诚可爱,白发太守亦何痴。十年结子知谁在,自向庭前种荔枝。”同时还在忠州西南角上建有荔枝楼一座,常常饮宴其间,也有诗为证:“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荔枝楼对酒》)至于对荔枝的赞美就更多了,如“深于红踯躅,大校白槟榔。星缀连心朵,珠排耀眼房。紫罗裁衬壳,白玉裹填瓤。”“燕脂掌中颗,甘露舌头浆。”(《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就是出于对荔枝的这种偏好。白居易在离开忠州前特意命画工绘制一幅荔枝图,准备带回京师向同僚和亲友们夸耀,怕别人看了图仍不甚明白,又特作此文加以说明。白居易时年四十九岁,自称白发太守,对此小小的荔枝能有如此一片痴情,多少也可以反映白居易遭贬以后的一种心境:对政治斗争已不那么感兴趣了,对于生活却是更加热爱。
此文也属于画记。“序”即为“记”。它简要而全面地介绍了荔枝的形态、色泽与味道。先写荔枝树的生长特点,从树身、树叶到花与果的形状,以及开花、结果的时间一一作了介绍;次对果实的朵、核、壳、膜、瓤肉、浆液等一一作了描绘;再对荔枝的“粹液灵难驻,妍姿嫩易伤”的容易变质的特点作了具体说明。经此多方位多角度的描画,没见过荔枝的人读了无疑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可以使人馋涎欲滴,以未尝过此种奇果为憾事了。
全文仅用一百二十多字,却获得如此鲜明生动、宛然在目的艺术效果,那是作者略施了如下小技所致:一是多用比喻。比喻的特征就是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此文是写给不识荔枝或“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看的,当然最适宜于用比喻。作者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几乎全用比喻进行描述,充分发挥比喻的功效,使本文大为增色。二是描写有顺序,有重点。它是从整体说到部分的,即从树身开始,然后是叶、花、最后才是果,这就有条有理。言之有序。而它的描写重点则是果实,占了一半以上的篇幅。人们对荔枝的喜爱是因为它的果实鲜美可口,自然应以它为重点,这又是主次分明。一篇短文能做到此二点,自然会明快隽洁。三是变化多端、长短交错的句式也给本文造成一种流动婉转的气韵。明人杨慎在其《艺林伐山》卷一中曾对这篇短文下过这样的评语:“此文可歌,可泣,可图,可画。”他也就是从这几方面着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