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全诗原文、注释和赏析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释】

黄:黄犬。擎:举。苍:苍鹰。千骑:表示从猎骑手很多。卷:同。为报:传言。倾城:指金城老百姓。太守:作者自指。孙郎:指孙权。《三国志·孙权传》:“(建安)二十三年,权将入吴(郡),亲乘马射虎于庱(ling)亭。”胸胆尚开张:胸怀和胆气都还开阔。“持节云中”二句:什么时候派遣冯唐持节赶赴云中呢?《史记·冯唐列传》载:汉文帝时,云中守魏尚因报功数字有出入而被判刑。当时的郎中署长冯唐上书力陈魏尚功绩,指出文帝赏罚不当。文帝善其言,即派冯唐持节赴云中赦免魏尚,官复原职。这里是作者以魏尚自比。天狼:星名,主侵掠。这里喻指西北方的外敌。当时为西夏。

【鉴赏导示】

苏轼二十一岁(仁宗嘉祐二年)中进士,开始走上仕途,从此就一直卷在新旧的政治旋涡中。苏轼在北宋词坛上树起“自身一家”的旗帜,应该说是从这首词开始的,也正是这首“出猎”词连同另一首“中秋”词,开一代豪健清雄的词风。这首词作者借写出猎来表现自己有捍卫边疆、抗击侵略者的壮志与决心。

【鉴赏】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密州(今山东高密)知州。是年冬,天大旱,去郊外常山祈雨,果得雨,复往常山祭谢。归途中,与同官梅户曹射猎于铁沟,兴致勃发,作得此阕。

词的上片极写豪情。句句着力于“狂”字。发端三句,是太守出猎的形象勾勒:左手牵黄犬,右臂举苍鹰,武士风标,跃然而出。虽为“老夫”,却仍像喜好游猎的少年张充,“狂”劲十足。“锦帽”两句,写猎队装束与阵容。锦蒙帽,貂皮裘。千骑突出,席卷旷野,围猎声威之壮,气势之盛,尽在一“卷”之中,以“卷”写“狂”,“狂”得自如,“狂”得轻松,可谓穷形尽相。“千骑”,既暗示其太守身份,又点出从者之众。“为报”三句,太守以孙朗自况,声言要满城的人都去看他盘马弯弓、围猎射虎的壮观场面。如今,苏轼英豪之气勃发,俨然孙郎再现,其声情口吻,狂态毕露。词的下片抒发襟抱。“酒酣”三句,说自己鬓边虽添白发,然酒意正浓,胸怀开阔,自是心高胆壮。“持节”二句即写此情怀。这里用汉文帝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为云中太守的典实,借以希望得到朝廷信任,委以边事,效力疆场。末三句,则急切直白地表示,只要能让去参加抵抗西北之敌的战斗,雕弓定能拉得如满目一样,显示他为国杀敌的雄心壮志。

这首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满溢豪雄阳刚之气。别具一格,在豪放中带有激越的情调,不管上阕下阕,写景或抒情,莫不如此。

【鉴赏要点】

[1]名句: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2]词气魄雄伟,境界开阔,基调高易。[3]既写景又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