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陈沆

雪中家伯愚谷先生枉过燕支山赋呈二首·陈沆

其一

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

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

谁知先生杖,为我山中来。

其二

七十犹好学,无人知此心。

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

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满林。

此诗作于嘉庆二十年(1815),诗人年三十而尚未入仕,后四年即中进士一甲第一。诗人出身书香门第,其伯陈光绪,亦高年好学。燕支山位蕲水县境内,横亘巴水、浠水间,诗人家在此山麓。这两首诗,清幽雅丽,为友人称道。魏源、黄修存评第一首曰:“清幽之韵,总胜从前。”董桂敷评曰:“神韵高绝。”惟于第二首,诸评有争议。董桂敷以为这一首有“味外味”。吴嵩梁评语较晦,曰:“吾无隐乎尔。”似谓审度宜慎。而龚自珍则直言不讳,评曰:“此种稍滑,惧开赝体。”指其第二首,未为入雅,有违正体。于此可见陈诗在好友中之影响。

此选二首,第一首写雪中迎客,第二首写梅下送客。来客本是作者的伯父,是位年事已高的长辈,作者当以敬畏之心谨敬相待,诗题“枉过”、“赋呈”之语,即体现了这一点。尊者屈驾访己,乃谦称“枉过”;为诗以赠上位者,乃恭书“赋呈”:故诗题已明示长幼名份。但伯侄同属风雅之士,相聚赏梅,论学赋诗,于亲情之间,又别有师友之情、知音之交,此中绝无俗儒严守长幼之序的朽腐气味。此正这首诗的本色,亦其可贵之处。

第一首开头两句云:“积雪满林屋,没我阶上苔。”紧扣诗题写“雪中”景。上句大处落笔,写连日山雪,早已白茫茫一片,诗人因是闭门观雪,但见门前山林,身边屋宇,为雪覆盖。下句从细处写,写惟阶前青苔,尽被雪封,雪后已无人行于屋前台阶。雪满林屋,阶苔封没,是写诗人的处境之僻而塞,亦以示诗人之孤寂冷清。诗人关注“阶上苔”之被雪封没,亦其留意于人迹出没、以解冷落无聊的心态流露。第三、四句云“三日闭门坐,悄然对寒梅。”便深一层透露了诗人的这种心态。连着三日大雪,只能闭门独坐,冷静孤寂,惟有悄然静对着院里的雪中寒梅,益显处境之寂静。但为士子者,有寒梅为伴,送来幽香,亦可解人寂聊。故诗人处此既静又雅又洁之境,已尽得风韵之趣。上述四句写足了山雪之景与诗人之心,极尽铺垫,故两句云:“谁知先生杖,为我山中来。”“谁知”一语,直露身处孤静之境的诗人的惊喜之情。试想,大雪封山,山高路险,天寒地冻,而一位年事已高的长者,突然登门来访,解我寂寞,岂又不惊不喜之理?何况,又是专程“为我”,来自雪林的“山中”;何况,又是拄杖而来的老人。诗中突出“先生杖”来,以杖指代先生,别有匠心。杖来山中,固以示伯父年迈,亦以示雪山路险,须借杖步来。但更易引人联想的是,杖击路冰,笃然有声,与前四句写积雪、林屋、阶上苔、闭门、独坐、寒梅等静态,形成对照。炼一“杖”字,颇得诗法。总之,这末两句出,来客的高谊厚爱与长者风度,在诗人心眼之间,较之静对为伴的寒梅,更具高格与风雅。至于从诗人一面来说,亦尽得风雅之趣,所谓“主雅客来勤”,全诗句句在暗示着诗人这方面的品调,无须蛇足。

第二首写梅下送客。从内容上说,是接续第一首诗意。但全诗笔触全在客方描写。伯父年已七十,却为论学之事,冒雪而至,好学如此,令人感佩。但是,伯虽“七十犹好学”,而于俗流村夫来说,却是“无人知此心”的。正因为此,他才将侄儿视为知音。三、四句“虚怀发高论,独许吾知音,”就进一步申说此意。伯父为人虚怀若谷,不惜就正于晚辈;但伯父之谦虚,又非不学,他时有高论,令诗人敬服,他亦以此推许诗人是知音。诗谓“独许”,并非诗人自我标榜,而是其伯难得论学的知己,故一旦相逢,便畅怀高论,虽为伯侄,而无界防。如此,惟学以重,可见其“好学”的雅兴。世人不解此,而贤侄乃解之,非“知音”而为何者?然于诗人一面来说,来访论学者,是伯,是师,更是畏友。故谓送别,称“夫子下山去,梅花香满林。”诗人运用借物写人、移情于物的诗法,以“梅花香满林”的景感,写出对“夫子”上山来访留下的美好印象。雪中梅花,高洁清丽,足可以喻“夫子”的道德文章。此句亦与第一首“悄然对寒梅”句相呼应,自访前至访后,原来悄然静对之寒梅,到今竟然香满山林了。如此结句写出“夫子”的进山来访,给诗人、也是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其学问、人格与情义,都可与梅香之幽远一样长驻人心,令人难忘。诗人借物写人,含颂扬而不直露,既合诗艺之道、风雅之旨,又合彼我身份。

此诗造语简淡,却情味深浓;状形设喻,随景择取,而格高味永,情长韵远。陈沆为诗,讲究锤炼,常几易其稿,然读来不落痕迹,做到了简入深出,无愧乎时人的诗坛大宗之誉。